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研究“肥料的图标”这件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践过程。
是因为家里老人总搞不清各种肥料的区别,什么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听着就头大。我就寻思,能不能搞一套简单易懂的图标,帮他们快速识别,别再用错。
第一步:调研!
- 我先去农资店转一圈,把市面上常见的肥料包装袋都拍照,仔细研究上面的标识。发现每个厂家的设计都不一样,信息也挺杂乱的。
- 然后,我在网上搜相关的国家标准,像什么《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想看看有没有统一的规范。
- 还查查商标分类,肥料属于化学原料大类,具体是哪个小类也搞清楚。
第二步:整理归纳!
我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发现肥料包装上必须有的东西包括:
- 肥料名称
- 商标
- 养分含量(氮磷钾含量)
- 执行标准
- 生产许可证号
- 肥料登记证号
- 生产厂家
- 使用方法
这些信息很重要,但是对于只想快速识别肥料种类的人来说,有点太多。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信息简化成几个关键的图标。
第三步:设计图标!
这步是最费脑子的。我一开始想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氮磷钾,比如氮用叶子,磷用花朵,钾用果实。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不够直观,而且容易和其他元素混淆。
后来我参考一些化学元素符号,决定用N、P、K来代表氮磷钾,然后用不同颜色区分含量高低。比如高氮肥,N的颜色就亮一点,含量低就暗一点。
我还设计一个通用图标,表示肥料的类型,比如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肥等。这个图标用一个抽象的植物图案,然后用不同的颜色或形状来区分。
第四步:实践应用!
我把设计好的图标打印出来,贴在不同的肥料袋子上,然后让家里的老人试着识别。一开始他们还有点不习惯,但是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能很快地根据图标判断肥料的种类和用途。
这回实践让我明白,设计图标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简化信息,让用户能够快速理解。虽然我做的这套图标还比较粗糙,但是起码解决家里的问题,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
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完善这套图标,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快速识别肥料,科学种田!
一些想法:
我觉得肥料包装上的标识应该更规范化,最好能有一个统一的图标标准,这样农民朋友们在购买和使用肥料的时候就能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