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琢磨的“肥料zm”的事儿。别看名字听着有点儿土,但绝对是干货,都是我自己一点点试出来的。
我寻思着怎么能让家里的菜长得更更绿,更壮实。去农资店转悠几圈,各种肥料看得我眼花缭乱,啥进口的、国产的、复合的、有机的……价格也是千差万别。当时我就懵,这玩意儿到底哪个好使?
后来我一咬牙,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上网查资料,看各种种植大佬的经验分享。什么氮磷钾的比例,微量元素的重要性,看得我头昏脑胀。但总算理清点儿思路:植物生长离不开这些东西,缺啥补啥就对。
- 第一步:收集材料。我把家里吃剩下的菜叶子、果皮、还有淘米水都留着,心想着这些都是好东西,不能浪费。然后又去楼下捡些落叶,甚至还挖点儿土,准备自己沤肥。
- 第二步:开始沤肥。找个大桶,把菜叶子、果皮啥的都扔进去,加点儿水,再盖上盖子。每天翻一翻,让它发酵。这味道,一开始还真有点儿受不,酸酸臭臭的。不过为我的菜,忍!
- 第三步:稀释使用。等沤一个月左右,我就打开桶看看,里面的东西已经变得黑乎乎的。这就是初步的肥料。用的时候,我兑水,比例大概是1:10,然后浇到菜地里。
效果怎么样?
刚开始那几天,没啥明显感觉。但过一段时间,我就发现我种的菜确实比之前绿,也长得更快。特别是那些用淘米水浇过的菜,叶子油亮亮的,看着就喜人。而且自己做的肥料,用着也放心,没有啥乱七八糟的添加剂,纯天然的。
沤肥这事儿也挺麻烦的,味道不好闻,而且周期比较长。后来我又开始尝试用一些商品肥料,比如尿素、磷酸二氢钾啥的。不过我一直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烧苗。
这回“肥料zm”的实践,让我对肥料有更深的认识。明白肥料不是越贵越而是要根据植物的需求来选择。自己动手沤肥,虽然麻烦点儿,但也是一种乐趣。而且看着自己种的菜长得这么心里别提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