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沤肥那些事儿,特别是那个让人头疼的… 臭味!说起来都是泪。
话说我这人就喜欢倒腾点花花草草,时间长,就琢磨着自己沤点肥。一开始觉得挺环保挺省钱的,结果… 那个味道,简直!
第一次沤肥:
- 准备阶段: 我当时啥也不懂,就想着把家里的烂菜叶子、果皮、还有淘米水啥的,一股脑全扔进一个大塑料桶里。
- 发酵过程: 盖上盖子,想着让它们“自然发酵”。结果没过几天,那桶就散发出一种… 难以形容的恶臭!像臭鸡蛋,又像下水道翻涌上来那种味道,简直要把我熏晕过去。
- 失败告终: 邻居也开始抱怨,说我家是不是哪里漏水。我赶紧把那桶“宝贝”给处理,那味道,好几天都没散去!
第二次尝试:
上次失败后,我开始上网查资料,才知道沤肥也是有讲究的。什么碳氮比,什么好氧发酵… 看得我头都大。
- 调整配比: 这回我学乖,没有直接把厨余垃圾全扔进去,而是加入落叶、干草这些东西,想着平衡一下碳氮比。
- 改善通风: 我还特意把桶盖留一条缝,想着让空气流通一下,搞个“好氧发酵”。
- 结果: 味道是比第一次好一点,但还是臭!而且这回还多一种霉味,闻起来更让人难受。
第三次,也是一次尝试(目前):
经过前两次的失败,我算是明白,沤肥这玩意儿,真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不过我这个人就是不服输,一定要找到解决臭味的方法!
- 加入除臭剂: 我在网上买一些堆肥除臭剂,说是可以分解臭味分子。
- 控制湿度: 我还特别注意控制堆肥的湿度,太湿容易腐烂发臭,太干又不容易发酵。我用手抓起一把堆肥,感觉有点湿润,但不会滴水,大概就是60%的湿度。
- 定期翻堆: 为让堆肥更均匀地发酵,我每隔几天都会翻动一下堆肥,让底部的垃圾也能充分接触空气。
- 覆盖稻草: 我还在堆肥表面覆盖一层湿稻草,希望能保持湿润和气密性,减少臭味扩散。
- 这回结果: 别说,还真有点效果!臭味明显减轻很多,而且还带有一点泥土的清香。虽然还是有点味道,但至少可以接受。
沤肥这事儿,真的是个技术活。想要沤出不臭的肥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配比要合理: 厨余垃圾、落叶、干草这些东西的比例要搭配保证碳氮比平衡。
- 通风要良 好氧发酵是关键,要让堆肥充分接触空气。
- 湿度要适宜: 太湿太干都不行,要控制好堆肥的湿度。
- 除臭剂来帮忙: 如果实在搞不定,可以买一些堆肥除臭剂来帮忙。
沤肥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虽然我这回的尝试还算成功,但我还在不断摸索中。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都能沤出不臭又好用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