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家里管肥料要注意什么?这几点不注意容易出问题!

说起管肥料这事儿,我这实践经验也算是磕磕绊绊摸索出来的。一开始在阳台上弄几盆花花草草,后来又开块小地方种点菜,总想着让它们长得那肯定得“喂”点好东西?

一开始瞎搞的日子

最开始的时候,真是一窍不通。跑到花鸟市场或者农资店,看人家推荐啥就买或者看哪个包装好看、写着“高效”啥的就觉得肯定买回来也不看说明,感觉就像喂猪,多喂点总没错。抓一把复合肥,直接就撒到根旁边,有时候还直接埋到根底下,觉得这样吸收快。结果?好家伙,没过几天,好几棵小苗苗叶子发黄、打蔫儿,有的甚至直接就挂。后来才知道,那叫“烧苗”,就是肥太浓、离根太近,把根给烧坏。

还有一次,学着人家说什么有机肥自己弄点厨余,什么烂菜叶子、果皮啥的,找个桶就堆起来。想着沤熟就是好肥料。那味道,简直,尤其夏天,盖子一掀,自己都得退避三舍。关键是,沤得半生不熟的,直接用到土里,有时候不仅没肥效,好像还招虫子,甚至把菜根给弄坏。

那段时间,真是交不少“学费”,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东西长不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后来学乖

碰壁多,就开始琢磨。不能再这么瞎搞。我就开始注意观察,看看那些长得好的植物都是啥状态,也厚着脸皮问问旁边有经验的老邻居、老把式。慢慢地,也看一些简单的资料,总算弄明白点道道。

第一件事就是,不能心急。 特别是刚种下去的小苗,或者刚换盆的花,根还没缓过来,这时候给大肥,不是帮忙是添乱。得等它们站稳脚跟再说。

第二件事,就是“薄肥勤施”。 这话真是精髓。就是说,每次给的肥料要少,浓度要低,但是可以隔一段时间给一次。我以前那种“一劳永逸”的想法是错的,一次给太多,植物吸收不,反而有害。特别是化肥,一定要兑水稀释,宁可稀一点,也别太浓

第三,得看时候。 比如植物休眠期,像冬天好多花都不怎么长,你还拼命给肥,它也吸收不,堆在土里可能还烂根。还有开花结果的时候,需要的“口味”也不一样,不能一味地只给长叶子的氮肥。

现在我是这么干的

经过之前的瞎折腾和后来的学习调整,我现在管肥料就比较稳。

  • 先观察:看看植物缺叶子黄不黄?长得快不快?是不是要开花?心里大概有个数。
  • 选对肥:家里常备两种肥,一种是均衡型的水溶肥,平时兑水浇。另一种是慢悠悠释放的那种颗粒缓释肥,撒在盆土表面或者拌在土里,管的时间长,省心。像自己沤肥,我现在也弄,但是会弄得更彻底,比如用专门的堆肥桶,加点发酵菌,沤透再用,而且用的时候也是掺在土里,不直接接触根。
  • 控制量和时机: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来稀释肥料,甚至比说明书再稀一点。生长旺季,比如春夏,可能十天半个月给一次稀薄的液肥。冬天或者植物状态不好时,就停肥或者拉长间隔。换盆、刚买回来的植物,头一个月基本不施肥,让它先适应环境。
  • 施肥方法:液肥尽量浇在离根远一点的盆土上,让它自己慢慢渗透过去。颗粒肥也是撒在盆边。施完肥,有时候会再浇点清水,让肥料分布更均匀点。

我阳台上的那些花草蔬菜长得还算那么回事,虽然算不上多专业,但至少不会轻易被我“喂”死。管肥料这事,真是个实践出真知的活儿,得多看、多想、多试,慢慢就有感觉。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