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用肥料养鱼这事儿,我可得好好唠唠。一开始搞养殖,那鱼饲料哗哗地往里倒,成本真是个大头。眼瞅着钱袋子瘪下去,心里就犯嘀咕,总得想点辙?
后来听村里老人,还有些养鱼的老把式说,可以用肥来养水,水肥,里头的那些小东西,像绿藻、小虫子就多,鱼就能自个儿找吃的,能省不少饲料钱。我当时就半信半疑,肥料?那不是种地的玩意儿吗?还能喂鱼?
摸索阶段
刚开始也不敢瞎搞,就从最常见的农家肥下手。家里养几只鸡,攒些鸡粪。想着这玩意儿营养高,别人都说可第一次就差点搞砸。
- 我弄些干鸡粪,也没多想,就划着小船撒塘里。
- 想着这下水该肥,鱼该有吃的?
- 结果没过几天,那水色就不对,变得黑乎乎的,还有股臭味。早上起来一看,好家伙,有几条鱼都翻白肚皮,缺氧!
这下把我吓得够呛,赶紧开增氧机,换水,折腾好几天才缓过来。那时候才明白,这生粪直接下塘,那是在毒鱼,不是养鱼。它在水里发酵,把氧气都耗光,还产生一堆有害玩意儿。
调整和观察
吃亏,就得学乖。我又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人,也翻些旧书看。才知道这农家肥,特别是鸡粪鸭粪这些,得先沤熟才行,就是彻底发酵。我就学着弄:
找个闲置的水泥池子,把鸡粪掺上些塘泥和水,搅拌匀,上面盖上塑料布。让它在里面自己发酵,那味儿确实不咋地,但为鱼,也顾不上。等它彻底腐熟,变成黑褐色,没啥臭味,这才敢用。
用的时候也不敢一次倒太多。我学个原则:少量多次。
- 每次少撒点,隔几天看水色再撒。
- 水色保持那种黄绿色或者茶褐色,稍微有点浑,但又不至于太浓,那就对。
- 还得经常观察鱼的活动情况,看它们吃食怎么样,有没有浮头。
除农家肥,后来我也试点化肥,比如尿素和过磷酸钙。这玩意儿见效快,但是更得小心翼翼。用量得算准,也是少量多次地撒,通常是晴天上午用,免得晚上耗氧。主要还是靠农家肥打底,化肥偶尔补充一下。
现在咋样
就这么摸索着搞几年,现在算是有点心得。确实能省下不少饲料钱,特别是养鲢鱼、鳙鱼这些滤食性的鱼,效果挺明显。鱼长得也不赖,没觉得比纯喂饲料的差多少。
这活儿不轻松。你得勤快,得盯着水色变化,不能偷懒。天气变化、下雨前后都得特别注意。不像喂饲料那么省心,一把撒下去就行。用肥料养鱼,更像是伺候一塘水,水好,鱼自然就
这肥料养鱼的法子,对我这种小打小闹的养殖户来说,还是挺实用的。成本降下来,心里也踏实点。就是得自己多操心,多观察,是个经验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