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捣鼓个新玩意儿,深施肥料机器,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跟大家伙儿唠唠嗑,说说我这实践过程。
起因:
这几年地里的收成是越来越不好弄,人工成本也高,寻思着能不能搞个机器,把肥料直接送到庄稼根底下,省时省力,还能提高利用率。正好看到网上有人分享类似的,就心痒痒,决定自己动手试试。
开始折腾:
- 想法:是确定方向,要搞一个能够深施肥料的机器,最好是能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覆土等动作。
- 找材料:我先跑趟废品站,淘些旧的农机零件,像什么齿轮、链条、轴承之类的,能用的先攒着。又去五金店买些钢材、管材,准备做机身和支架。
- 画图纸:虽然咱不是啥工程师,但简单的图纸还是能画的。用手机拍些类似机器的照片,然后自己琢磨着画个草图,标注尺寸和关键部位。
制作过程:
这才是最费劲的环节,纯手工打造!
- 焊接机身:先把钢材切割成需要的长度,然后用电焊机焊接成机器的主体框架。这玩意儿得结实,要不然用不几天就散架。
- 安装开沟器:用废旧的犁铧改造成开沟器,固定在机身的前面。这个角度和深度很重要,关系到肥料能不能准确送到根部。
- 制作施肥装置:用一个塑料桶当料箱,底部开个口,装个控制阀门,控制肥料的流量。再用一根软管把肥料送到开沟器里。
- 安装覆土器:用两块弯曲的铁板做成覆土器,固定在机身的后面。这样开沟施肥后,就能把肥料盖住,防止流失。
- 动力系统:本来想用电动的,但考虑到续航问题,还是决定用小型汽油发动机。固定在机身上,通过链条带动机器前进和施肥。
调试与改进:
机器做出来,但是问题也来,各种各样的小毛病。
- 施肥不均匀:一开始肥料下料不均匀,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后来调整控制阀门,还加个震动装置,才解决问题。
- 覆土效果差:覆土器角度不对,盖不住肥料。重新调整角度,还加挡板,效果才好一些。
- 行走困难:机器太重,轮子太小,在泥地里走不动。换宽一点的轮胎,还加防滑链,才算勉强能用。
最终成果:
经过反反复复的调试和改进,这台深施肥料机器总算是能用。虽然看起来有点简陋,但功能基本实现。开着它在地里走一圈,肥料直接送到根部,省不少事儿。
这回DIY深施肥料机器,真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不过看着自己做的机器能派上用场,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也明白,啥事都得自己动手试试,才能知道其中的门道。以后还会继续改进,让它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