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琢磨的这个“笋肥料”的事儿,纯属个人经验,大家伙儿图个乐呵,觉得有用就借鉴,没用就当听个故事。
话说前阵子,家里的竹笋长势不太个头小,颜色也发黄,眼看着就要影响收成。我这心里着急,就寻思着得给它们好好补补,琢磨着自制点肥料。
第一步:收集材料。这肥料的材料可不能随便凑合,我跑好几个地方,收集这些东西:
- 厨余垃圾:平时吃剩的菜叶子、果皮、烂菜根啥的,这些都是好东西,沤肥绝对给力。
- 鸡粪:找村里的老乡要点鸡粪,这玩意儿肥力足,但是得发酵不然烧根。
- 草木灰:烧火做饭剩下的草木灰,钾肥含量高,能让竹笋长得壮实。
- 园土:普通的园土,用来调节湿度和透气性。
第二步:开始沤肥。有材料,就开始动手沤肥。我找个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排水透气。然后按照这个步骤来:
- 先铺一层园土,大概10厘米厚。
- 然后把厨余垃圾、鸡粪、草木灰一层一层地堆上去,每堆一层就洒点水,保持湿润。
- 堆完之后,再盖上一层园土,压实。
这样就算初步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发酵。我把这桶肥料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概每隔几天就翻动一下,让它充分发酵。
第三步:施肥。等大概两个月,这桶肥料终于沤好。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臭味,但是能闻到腐熟的味道,这就说明发酵成功。施肥的时候,我没敢直接往竹笋根部倒,怕烧根。而是沿着竹笋周围挖一圈浅沟,把肥料埋进去,然后再盖上土。
第四步:浇水。施完肥之后,别忘浇水。我用喷壶慢慢地浇,让肥料充分溶解到土壤里,被竹笋吸收。
第五步:观察效果。施完肥之后,我就开始每天观察竹笋的变化。过大概一个星期,我发现竹笋的颜色开始变绿,个头也长大不少。这说明我这自制肥料起作用!
- 沤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止产生有害气体。
- 施肥的时候,不要过量,薄肥勤施才是王道。
- 施肥之后,一定要及时浇水,帮助竹笋吸收养分。
一些小技巧
- 如果怕鸡粪烧根,可以多沤一段时间,或者用少量的尿素代替。
- 如果家里没有草木灰,可以用磷酸二氢钾代替。
- 沤肥的时候,可以加点EM菌,加速发酵。
这回自制笋肥料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种地也是一门学问。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有所收获。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施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