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固原这边搞农业,肥料这东西是真绕不开。咱们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旱,雨水少得很,这对用肥来说,讲究就多。
我的捣鼓过程
刚开始那会儿,我也是跟着大家学,看别人用啥咱用听老辈人说氮肥促生长,就买尿素、硫酸铵这些。尤其是种玉米、小麦,觉得多上点氮肥,苗就能长得快、长得壮。结果?有时候肥是没少上,但要么就是苗疯长,看着绿油油一大片,就是不结实,风一吹就容易倒。要么就是感觉肥撒下去,天老是不下雨,那肥疙瘩就干在那儿,心里那个急,总觉得肥料没化开,吸收不,白瞎。
后来我就琢磨,不能这么瞎搞。也看到一些资料上说,不能光用一种肥,得讲究个“平衡”。老是偏着用氮肥,磷肥钾肥跟不上,庄稼肯定长不还浪费钱。就像人家说的,硝态氮用多,还会影响磷的吸收,这都是学问。
换着法子试
我就开始尝试改变。是底肥这块。
- 以前可能就是随便撒点复合肥完事。后来我开始用一些农家肥或者买的那种商品有机肥。怎么用?就是在翻地之前,先把肥料均匀撒在地表上,然后用拖拉机或者牲口一犁,就把肥翻到土里去。这样肥跟土混得匀,感觉对改良土壤也有点好处,不光是提供养分。
- 种东西的时候,也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挨着种子或者根,得有点距离。不然容易“烧苗”,特别是化肥。得让苗长起来一点,根伸展开,再去够那个肥料吃。
再就是追肥。这块是变化最大的。
- 因为天旱,像尿素这种撒施的,效果确实不稳当。有时候撒完盼着下雨,结果等不来。
- 后来听农资店的人推荐,也看到别人在用,说可以试试叶面喷施。搞点那种液体氮肥,再兑上点磷酸二氢钾。操作起来简单多,直接兑水,用喷雾器往叶子上喷。我当时就想,这法子直接让叶子吸收,不用等老天爷下雨,吸收快。试几次,尤其是在苗期或者旱情比较重的时候,感觉喷过的苗确实精神一些,叶子颜色也好看点。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土里施肥,但作为补充,效果是实打实的。
实践出真知
我还真在自家地里搞过对比。就那一小块地,分成三份:一块完全不施肥,一块按老习惯施点复合肥,另一块就用那种人家推荐的、说是根据咱固原这边土壤配的专用肥,再加上我学到的叶面喷施辅助一下。那差别,肉眼可见。不施肥的长得蔫蔫的,老习惯施肥的比不施肥的好点,但也就那样。用专用肥、注意方法的,那长势确实不一样,秆子壮,叶子厚实。
这几年实践下来,我感觉在固原这地方用肥料,真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死守老经验。关键是得看天吃饭,看地用肥。
- 底肥要足,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着用,改良土壤是长远的事。
- 追肥要巧,看天气情况,旱就多考虑叶面喷施这种快效的办法。
- 最重要是平衡,氮磷钾都得有,不能偏科。买肥料的时候也多看看说明,选适合咱们这旱塬地的。
反正,种地就是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得多观察,多试试,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家那块地的门道。这就是我这几年在固原用肥料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同样在这里种地的朋友们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