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农业肥料招聘,可真不是件省心的事儿。前段时间,我一个搞农资的老同学就跟我倒苦水,说他那小公司想招几个跑业务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当时正好手头没啥事,就答应帮他掺和掺和。我们合计着这事儿不难,毕竟现在找工作的人多,农业又是国家重视的,肥料这块儿总得有人干?
寻摸人选,想法挺美
我们就先琢磨,要啥样的人?
- 得能跑: 这活儿主要就是下乡镇、跑村子,跟经销商、种植大户打交道,不能怕苦怕累。
- 得能说: 光跑不行,你得会介绍产品,知道自家肥料好在哪儿,跟人聊得来,建立信任。
- 最好懂点行: 要是懂点种植知识,知道啥时候该用啥肥,那肯定更跟农民更有共同语言。
- 人品得 这行有时候要先垫款,或者赊销,人品不靠谱那风险太大。
想着挺条件列出来,感觉市场上这种人应该不少。然后就开始行动。
动手招聘,现实骨感
第一步,发招聘信息。 我们在几个常用的招聘网站上都挂信息,什么“高提成”、“上不封顶”、“五险”、“周末双休”(后来发现周末双休有点难保证,跑业务的哪有准点周末),薪资嘛参考下行情,底薪写个四五千,加上提成,想着努努力,一个月拿个万把块钱应该没问题。网上不都说这行平均能到一万多嘛虽然心里也打鼓,但广告总得打亮点。
第二步,筛选简历。 嚯,简历收不少,但仔细一看,靠谱的不多。要么是完全没经验的小年轻,看着就不像能吃苦的;要么就是干过销售,但卖的是快消品、保健品,跟农资完全不搭边;还有一些是以前干农资的,但看着简历,跳槽太频繁,总感觉不太稳定。
第三步,打电话、约面试。 打十几个电话,有的说考虑考虑就没下文;有的嫌底薪低,觉得跑业务太累;有的倒是愿意来面试,但一聊,发现要么是眼高手低,要么是对行业一点兴趣没有,就是想找个工作过渡一下。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哥们,聊得挺也说自己不怕下乡,懂点农业。我们都觉得有戏,结果问他期望薪资,他直接说:“没个一万五底薪我不干,提成另算。” 当时我跟老同学面面相觑,这要求,别说他那小公司,就是一些大厂的新人也够呛。
反思和调整
折腾快一个月,一个合适的人都没招到。我跟老同学坐下来复盘,觉得有几个问题:
- 预期太高: 可能我们对候选人的要求有点理想化,既要能跑、能说,又要懂行、稳定,还要价不高,这种人确实难找。
- 吸引力不足: 小公司的平台、待遇跟大厂比还是有差距。人家有经验的业务员,为啥不去大厂要去你这儿?
- 行业现状: 农业这行,确实辛苦,尤其是一线跑业务的。现在的年轻人,愿意沉下心干这个的不多。而且真正有资源、有能力的业务员,要么自己单干,要么就被大公司挖走,市场上流动的“好鱼”不多。
后来老同学调整策略。降低对经验的要求,更看重人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打算招进来自己培养。薪资结构也调整下,把提成比例再提高点,让人更有盼头。也开始托熟人介绍,毕竟知根知底的,比网上捞来的靠谱点。
的结果嘛 通过熟人介绍,总算是招到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本地小伙子,虽然没经验,但看着挺实在,也愿意学。老同学现在亲自带着他跑市场,效果怎么样还不知道,但总算是开个头。
这回帮着掺和招聘,真是体会到现在企业招人难,尤其是这种传统又辛苦的行业。看着网上那些招聘信息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月薪好几万,轻松又自在,真的到实际操作层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找工作的不容易,招人的也头疼。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