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中国土壤与肥料”这点事儿,纯属个人实践,大家随便看看,图个乐呵!
起初,我对这块儿压根儿没概念。就是想着家里那块地,种啥都不太行,老听人说啥“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感觉挺玄乎的,就想着自己也研究研究。
第一步,摸底! 我直接扛着个小铲子,去地里挖几锹土,装几个袋子,心想这不得先化验化验? 然后我就去当地的农科站,花几十块钱,做个简单的土壤检测。结果出来一看,好家伙,啥啥都缺,有机质低得可怜,酸碱度也不太对劲。当时就有点懵,感觉这地算是“先天不足”!
第二步,找资料! 光知道地不好肯定不行,得知道咋个治! 我就开始在网上各种搜资料,啥“中国土壤类型”、“常见肥料种类”、“作物需肥规律”…… 看不少,感觉脑子都快炸。 后来发现,网上那些理论知识是挺多,但是真正能用上的,还得结合实际情况。
第三步,实地考察! 我就跑去附近几个种地种得好的老乡那里“取经”。 问他们用啥肥,咋个施,土壤有啥讲究。 别说,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有的老乡说,多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效果有的老乡说,根据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复合肥;还有的老乡说,微量元素也很重要,不能光顾着氮磷钾。
第四步,开始动手! 结合土测结果和老乡们的经验,我给自己制定一个“改良方案”。
- 搞点农家肥,就是沤熟的鸡粪、猪粪啥的,均匀撒在地里,翻耕一遍。 这玩意儿味道是真冲,但是改良土壤是真
- 然后,根据我计划种的作物(玉米),买点复合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底肥施足。 我选的是XX牌复合肥,听说口碑还不错。
- 还买点微量元素肥,主要补点锌和硼。 听说这玩意儿对玉米生长有好处。
第五步,持续观察! 种下玉米后,我隔三差五就去地里看看。 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看看有没有啥病虫害,土壤湿度咋样。 中间还追施一次肥,也是复合肥,用量比底肥少一点。
第六步,收获! 到秋天,玉米成熟。 收获的时候,我特意对比一下,发现今年的玉米长势确实比往年个头大,籽粒饱满。 虽然产量没做精确统计,但是目测至少提高10%以上。 这让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感觉自己这一番折腾,总算没白费!
- 土壤检测很重要! 知道土壤缺才能对症下药。
- 理论学习不能少! 解肥料的特性和作物的需肥规律,才能科学施肥。
- 实践出真知!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向老乡学习,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些小Tips:
- 有机肥是宝贝! 多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好处多多。
- 不要盲目施肥! 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 注意微量元素! 有时候,微量元素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这只是自己的一点小实践,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经验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想说一句: 种地也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希望咱们都能把地种生活越过越红火!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