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阳台种菜土肥料的搭配技巧,让你的蔬菜蹭蹭长!

刚开始在阳台上瞎鼓捣种菜那会儿,土就是楼下花坛随便挖的,有时候直接买那种最便宜的营养土。结果种啥啥不行,叶子黄不拉几的,长得跟营养不良似的。看着别人家阳台绿油油一片,心里那个急。

后来琢磨着,肯定是土不行,没营养。想着去买点肥料,到网上一看,嚯!那些包装花里胡哨的有机肥,一小袋就几十块,够我买好几斤菜。当时就觉得,这不行,成本太高,咱得自己想办法。

捣鼓土和肥的开始

最早就是学网上说的,把淘米水、烂菜叶啥的直接往盆里浇。结果?没几天就开始发臭,还招小飞虫。邻居张姐上来串门,闻到味儿直皱眉,说我这哪是种菜,是养虫子。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

这才明白,这些东西不能直接用,得让它们先“烂”也就是腐熟。我的第一个正经尝试是弄鸡蛋壳。

  • 吃完鸡蛋,壳都攒起来。
  • 用水冲干净,主要是怕里面残留的蛋清发臭。
  • 摊在太阳底下晒,晒个几天,干透,一捏就碎。
  • 然后我就用个旧的蒜臼子,或者直接装在厚塑料袋里用擀面杖敲,把它们弄成粉末或者小碎片。
  • 换盆的时候就抓一把混在土里,或者直接撒在土表面,再稍微扒拉一下。

感觉加鸡蛋壳粉之后,土好像没那么容易板结,至于补钙效果,肉眼也看不出来,但心理上觉得挺

升级装备:厨余和底肥

光靠鸡蛋壳肯定不够。后来我就开始琢磨厨余垃圾。弄个带盖子的塑料桶,把平时切下来的菜头菜尾、水果皮(太酸的比如柠檬皮就少放点)、咖啡渣、茶叶渣都扔进去。关键是不能放油盐熟食和肉类,不然那味道能把人熏跑,而且容易腐烂坏掉。

我的做法挺糙的:

  • 一层厨余铺底下。
  • 上面盖一层土,就用之前剩下的旧土或者园土。
  • 再一层厨余,再一层土,像做三明治一样。
  • 偶尔稍微喷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不然就成臭水坑。
  • 盖子盖但不是完全密封,留点缝透气。

这个过程得等挺长时间,至少两三个月,等下面的厨余变得黑乎乎、闻起来有股土腥味而不是臭味的时候,就算差不多。这东西拌在土里,那效果是真不错。

我也明白“底肥”的重要性。光靠自己沤那点肥有时跟不上趟。我就去农资店买一大袋发酵过的羊粪,或者鸡粪肥,那种干颗粒的。这个不能直接用,劲儿太大,会烧苗。我一般的用法是:

  • 准备种菜前,配土的时候,大概一份粪肥混五到六份的普通土。
  • 充分搅拌均匀,让它们融合在一起。
  • 用这种混合好的土作为盆底的基础土层,上面再盖一层普通土,然后才种菜。

这样,菜的根往下长就能慢慢吸收到养分,而且不容易烧根。

那次失败的辣椒和老王的指点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雄心勃勃种好几盆辣椒。刚开始苗长得还行,等开花结果的时候,问题就来。花开不少,但坐不住果,风一吹就掉,要么就是结出来的小辣椒歪歪扭扭,长不大就黄。

我天天浇水,看着干着急。有次楼下老王(他退休前是农科站的)上来遛弯,看我对着那几盆辣椒唉声叹气。他凑近看看土,又捻点土闻闻,然后就说:“你这土太‘素’,没后劲。光浇水不行,得给它们加餐。” 他告诉我,辣椒结果的时候最耗肥,特别是磷钾肥,光靠那点底肥不够,得追肥。

那次之后,我就开始注意追肥。要么就是用自己沤的厨余肥液(得兑很多水稀释),要么就是买点那种水溶性的复合肥,按照说明,薄肥勤施。果然,后面几茬辣椒就好多。

现在的阳台

现在我的阳台,土基本都是循环利用。每次种完一茬菜,我会把土倒出来,掺上一些自己沤的肥,再加点鸡蛋壳粉,有时候也会买点松针土或者椰糠改良一下透气性。底肥还是会用羊粪或者其他有机肥。这样一套下来,土的状态就保持得比较

虽然比不上专业农场,但种出来的菜,自己吃是足够,关键是放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状况百出,到现在能稳定地产出点小青菜、小番茄,这个过程虽然走不少弯路,但也挺有意思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