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几年种地施肥,心里头老是没个底。有时候凭感觉撒下去,看着苗子长得不也不知道是肥不够,还是给多烧着,或者是缺别的试来试去的,瞎折腾,收成总上不去,挺愁人的。
后来琢磨着,不能老这么估摸着干,得想个法子弄明白地里到底缺听人说现在有种叫“肥料养分速测仪”的玩意儿,能当场测出土里或者肥料里氮磷钾这些东西的含量。我就动心思,想着是不是该搞一个来试试。
寻摸仪器的过程
决定要买,就开始在网上看,也问问农资店。嚯,这玩意儿牌子还真不少,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的说能测十几种元素,有的说操作简单,还有的吹自己是大厂出品。价格也是高高低低的,差别挺大。
咱也不是专业搞研究的,要求没那么高。我就想着:
- 主要功能得有: 能测个氮、磷、钾就行,这是最主要的。要是还能测点别的,算添头。
- 操作别太复杂: 我这文化水平不高,弄个太专业的,又是电脑又是软件的,我怕搞不定。最好是傻瓜式的,按步骤来就行。
- 结果得靠谱点: 不能说百分百精确,但至少得有个参考价值。别买个玩具回来,测出来的数据乱七八糟。
- 得是正经东西: 看介绍的时候,我就特别留意是不是有厂家的,有没有合格证啥的。网上那些三无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咱可不敢碰。宁可多花点钱,买个放心。
挑来选去,选个看起来还算靠谱,操作介绍也比较简单的便携式仪器。主要是看中它能测氮磷钾,而且用的试剂啥的好像都是配套好的,应该不难上手。
拿到手开始捣鼓
东西寄过来,一个箱子,里面主机、瓶瓶罐罐的试剂、小天平、还有一堆取土样、过滤用的家伙事儿。看着还挺全乎。
我先没急着下地,在家先对着说明书研究一番。说明书写得还行,一步一步挺清楚的。我就先拿点之前买的复合肥练手。
第一步是称重。得用那个小电子秤,精确到零点零几克那种,称一点点肥料样品。这步得小心,不能弄多也不能弄少。
第二步是溶解。把称好的肥料样品放到一个小瓶子里,加那个配套的1号试剂(就是纯净水或者提取液),然后盖上盖子使劲摇,让肥料充分溶解。摇得有几分钟,胳膊都酸。
第三步是加别的试剂显色。等溶解得差不多,就按照说明书,往里面滴加2号、3号试剂啥的。不同的项目(氮、磷、钾)加的试剂和顺序还不一样。加完之后,液体的颜色就开始变,比如测磷的,慢慢就变成蓝色。
第四步就是上机器测。把变色的液体倒进那个小小的比色皿里,擦干净外面,放进仪器的检测口。然后在仪器上选择要测的项目,比如“有效磷”,按下“检测”按钮。等个几秒钟,屏幕上就直接显示出数字,就是含量。
在家试几次肥料,感觉流程大概摸熟。看起来不难,就是有点繁琐,特别是称重和加试剂那几步,得仔细点。
下地实战测土
感觉心里有底,我就拿着家伙事儿下地。按照说明书上说的,不能在地边或者施过肥的地方取土,得在田中间,多选几个点,每个点挖下去大概十几二十公分深,把表土去掉,取下面的土。
取回来的土样要先晾干,然后磨碎,去掉小石子和植物根茎啥的。之后的操作就跟测肥料差不多,也是称重、加提取液(测土壤用的提取液跟测肥料不一样)、使劲摇匀、过滤(测土多一步过滤,得把土渣滤掉,只要清液)、加显色剂、然后上机器测。
测几个不同地块的土,结果还真不一样。有块地明显缺磷,难怪之前种啥都长不壮。还有块地,氮含量挺高,看来以前氮肥没少上,再追肥就得悠着点。
用之后的感受
用这个速测仪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施肥心里有谱。以前是两眼一抹黑,瞎蒙。现在拿着数据,虽然不一定百分百准,但至少知道个大概方向。哪块地缺缺多少,心里有数,买肥料、撒肥料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
这玩意儿确实方便。不用把土样送到老远的检测站去等结果,自己在地头就能搞定。对于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或者乡镇农技站用用,挺合适的。
它也不是万能的。试剂是消耗品,用完得再买。操作虽然不难,但也要耐心细致,不然结果误差可能就大。而且它测的是速效养分,地力的整体情况,还得结合经验和其他因素来看。
这回实践捣鼓这个肥料养分速测仪,我觉得还是挺值的。它帮我把施肥从“凭感觉”往“看数据”上靠拢一步,减少盲目性。虽然前期投入点钱,后面还得买试剂,但能把肥用到点子上,省乱施肥的浪费,提高点收成,长远看应该能回本。对我来说,算是个挺有用的帮手。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