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地里上肥料这事儿,我也是从两眼一抹黑开始摸索过来的。一开始种东西,看人家地里绿油油的,长得那个旺实,自家地里的小苗就蔫唧的,老是长不大,要么就黄叶子。
我就琢磨着,肯定是缺肥。那时候也不懂就跑去农资店,看人家买啥复合肥,我也跟着买。回来就往地里撒,有时候撒多,第二天一看,好家伙,苗直接烧死,叶子都卷,心疼得不行。有时候撒对,确实长得快点,但总觉得不得劲,没掌握到窍门。
刚开始瞎搞
还记得那时候用尿素,听人说这玩意儿劲大,能让叶子长得快。我就试试,结果要么没啥反应,要么就是烧苗。后来才知道,尿素撒完不能马上浇大水,容易流失,白瞎。而且干撒在地表上,尤其天热的时候,好像也不太行,容易挥发掉。这都是后来吃亏学来的。
还有那个农家肥,比如鸡粪、羊粪啥的,听说是好东西,肥力慢慢放。我也弄点回来,一股脑就埋到菜根旁边。结果?有的苗也受不,估计是没腐熟把根给烧。那味道也确实冲,弄得满手满院子都是。
后来摸索出门道
后来慢慢琢磨明白,这施肥不能一刀切,得看情况来。
- 看作物种类: 种果树跟种叶菜肯定不一样。果树根扎得深,需要的肥量大,我一般在离树干远一点的地方挖沟埋下去。种蔬菜,特别是叶菜,长得快,我就少量多次地追肥,有时候兑水浇,吸收快。
- 看生长阶段: 小苗的时候不能用太猛的肥,等长大点,要开花结果,需要的肥就不一样,得用那种促进开花结果的。具体用有时候我也说不准,就去店里问问,或者看看包装上咋写的,大概意思明白就行。
- 看土壤和天气: 土壤要是本身就挺肥沃的,就少施点。要是看着发白、发硬,那底肥就得多用点有机肥改良一下。下大雨前,我就不撒尿素这类容易流失的肥。
- 有机肥要处理: 像鸡粪、饼肥这些,用之前一定要让它充分发酵腐熟,不然真的会烧根。我现在都是提前半年就开始堆肥,用塑料布盖让它自己慢慢变黑、变没味儿,那时候用就安全多。
现在我施肥,基本就是先看苗情,观察是关键。叶子颜色淡、长得慢,就适当补充点。不敢一次下猛药,宁可少点、勤快点补。特别是化肥,一定不能直接撒在根上或者离根太近,得有点距离。挖个小坑埋进去,或者离远点撒,然后稍微盖点土。
这肥料用对用错,差别太大。也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完全学会的,主要还是得自己动手去试,多观察,多总结。每年种同样的东西,可能感觉都不一样,就得灵活调整。反正记住一点,过量比不够还糟,得悠着点来。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