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那蛟龙鱼浆肥料的事儿。这玩意儿,说白就是用鱼下水做的肥,效果那叫一个顶呱呱,就是过程有点味道,嘿
搞材料
是我去市场买鱼,看到那些鱼摊老板扔掉的鱼头、鱼尾、鱼内脏啥的,看着挺可惜。有次看到特别多那种看着挺猛的鱼(我们就叫它蛟龙鱼,具体学名我也搞不清,反正是些边角料)的碎料,我就寻思,这玩意儿营养肯定足,不能浪费。就厚着脸皮跟老板要一大袋子回来,也没花钱,老板还挺乐意有人帮忙处理垃圾。
开工处理
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家伙事儿。我找个大塑料桶,带盖子的那种,结实点的。把那些鱼杂碎一股脑全倒进去。量还挺大,差不多半桶。那味道,嚯,当时就有点上头,提醒大家,要弄这个,最好在院子或者阳台通风的地方弄。
光有鱼还不行,得加点“佐料”帮助发酵。我加些啥?
- 红糖或者黑糖蜜: 这玩意儿是给微生物当“口粮”的,能加速发酵,还能稍微盖盖味儿。我加大概鱼料重量十分之一的红糖,大概估摸着加的。
- 水: 不能太干,得加水,但别加满,加到差不多盖过鱼料,再高一点点就行。留点空间给它发酵产气。
- EM菌或者发酵剂(可选): 我手头正好有点,就撒点进去,据说能发酵得更快更味道也小点。没有的话,靠鱼本身带的菌和空气中的菌也能发酵,就是慢点。
把这些东西加进去之后,找根棍子,使劲搅拌均匀。那场面,有点挑战嗅觉极限。
漫长的等待
搅拌完,把盖子盖上。关键来,盖子不能盖死!得稍微留点缝,或者在盖子上钻几个小孔,让发酵产生的气体能跑出来,不然桶可能会胀气,甚至炸开,那就不妙。
然后,就把这桶“宝贝”搬到院子角落里,一个不碍事、太阳也能晒到点但又不是暴晒的地方。接下来就是等。
这个过程,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五个月,看天气温度。期间,我大概每周或者每两周想起来,就去开盖子用棍子搅合搅合,让它上下发酵均匀点。每次开盖,那味道都挺“提神醒脑”的,不过看着里面的东西慢慢从固体变成糊状、液状,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过滤取肥
等感觉里面的鱼骨头都酥,大部分都变成黑褐色的液体,味道也从一开始的纯粹腥臭变成一种有点酸臭的发酵味儿,就差不多可以用。这时候就得过滤。
我找个旧纱窗布,或者用几层麻布也行,铺在一个大盆或者另一个桶上,然后把桶里的东西慢慢倒上去过滤。这步是最脏最臭的,建议戴手套,穿旧衣服操作。过滤出来的液体,就是咱们要的蛟龙鱼浆肥料原液。剩下的渣子,我是直接埋到花园角落里当底肥,也是好东西。
施肥与效果
这过滤出来的鱼浆肥,劲儿大得很,千万不能直接用!必须兑水稀释。我一般是兑水至少50倍,甚至100倍以上,看用在什么植物上。刚开始用,浓度宁稀勿浓。兑水后,浇在菜地里、花盆里。
用之后,效果那是肉眼可见。家里的青菜叶子绿得发亮,长得也快。种的番茄、辣椒,结果都多不少。那几盆月季,以前蔫唧的,用几次鱼肥,花苞蹭蹭往外冒,开花也大朵。
自己做这个蛟龙鱼浆肥料,虽然过程有点味儿,有点折腾,但看着自己种的东西长得那么就觉得值。省钱,环保,肥效还就是提醒大家,弄的时候一定注意卫生和安全,别让小孩宠物接触到,发酵的桶也放远点。好,今天就分享到这,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