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薄肥,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搞不太明白。以前养花,总想着给它们吃顿好的,猛料下去,觉得这样长得快。结果?好家伙,不是叶子黄,就是直接蔫,好几盆花都是这么被我“喂”死的,现在想想都心疼。
后来到处看人家的经验,老听到“薄肥勤施”这四个字。我就琢磨,这“薄肥”到底是啥玩意儿?是专门有种叫“薄”的肥料卖吗?找半天也没找到。
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试试看。我就拿家里那盆老是半死不活的绿萝做实验。正好手头有那种常见的液体营养液,就是那种一小瓶的。以前我用的时候,都是看说明,比如一瓶盖兑多少水,有时候还嫌不够,自己再加点。这回我反过来干。
我先是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最低比例来兑水。 比如它说兑1000毫升水,我就老老实实只用那么多水,甚至更多一点水,把那个肥液稀释得感觉跟清水差不多,颜色淡淡的,几乎闻不到什么味儿。
然后,关键是“勤施”。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隔个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想起来就猛灌一次。改成每次给绿萝浇水的时候,都在水里稍微加那么一点点稀释好的肥液。 真就一点点,就是让水里带点儿“意思”,不是纯清水就行。差不多一个星期浇两次水,那就两次都稍微加一点点。
实践下来,我理解的薄肥是啥?
它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肥料产品。关键在于那个“薄”字,就是浓度低。
- 做法就是:把你手头有的肥料,不管是买的营养液、复合肥颗粒(泡水后用),还是自己沤的淘米水、豆渣水、果皮水(一定要腐熟透的!),都用大量的水去稀释。
- 稀释到什么程度? 就是浓度非常非常低,比说明书上的最低浓度可能还要低。感觉上就是水稍微有点颜色,或者几乎没颜色,闻起来也没啥刺激性气味。宁可稀得没效果,也别浓烧根。
- 然后配合“勤施”: 就是施肥的次数可以多一点,比如每次浇水都带上一点点这种极稀的肥水,代替某次集中施浓肥。这样植物就能持续、少量地吸收到养分,不容易伤到根系。
自从我这么搞之后,那盆绿萝真的慢慢缓过来。叶子虽然没说一下子变得多肥大,但是看着精神,新叶子也开始慢慢长。后来我又在别的几盆花上试试,像吊兰、茉莉这些,效果都还行,至少没再被我“好心”地喂死过。
所以对我来说,薄肥就是一种施肥的方法,核心就是“稀释”和“少量多次”。 它不是一种肥料的名字,而是一种操作理念。就是把肥料弄得淡淡的,经常给一点,让植物细水长流地吸收营养。这比一次给一大坨浓肥安全多,尤其对我们这种掌握不好量的新手来说,真是个保命技巧。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