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在乡下搞的“野外制肥料”的事儿。这可不是啥高科技,纯粹是土法子上阵,但效果嘛还真不错!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回老家,看到田里的菜长得蔫不拉几的,化肥用多地都板结。我就寻思着,能不能用点土办法,自己搞点肥料出来。
说干就干!我得找材料。这野外嘛啥都缺,就是不缺落叶!满地的树叶,简直就是天然的肥料原料。我找个大麻袋,就开始吭哧吭哧地捡。落叶这玩意儿,最好是那种已经半腐烂的,更容易分解。
光有落叶还不行,还得加点“料”。我跑到附近的养鸡场,跟老板软磨硬泡,要点鸡粪。这鸡粪可是好东西,氮磷钾啥都有,肥力足得很。老板人不错,看我诚心,就给我装一大袋子。回去的路上,那味儿,简直……
材料齐活,接下来就是堆肥。我找个背阴的地方,先铺一层土,大概10厘米厚。然后,把落叶和鸡粪一层一层地铺上去,就像做三明治一样。每铺一层,就浇点水,保持湿润。这水也不能太多,太湿容易发臭。
堆好之后,上面再盖上一层土,防止水分流失。然后就等着它慢慢发酵。这发酵的时间,短的话个把月,长的话两三个月。期间要经常翻动一下,让它透透气,加速分解。
等肥料发酵好,就可以用。这自制的肥料,颜色是黑褐色的,闻起来有点土腥味,但没有臭味。用的时候,可以直接埋在菜根附近,也可以用水稀释后浇菜。效果嘛那真是杠杠的!菜叶绿油油的,长得可带劲!
这野外制肥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堆的肥料发臭,招来一堆蚊子苍蝇。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水分太多,导致厌氧发酵。我就赶紧把肥料翻动一下,晾几天,就好。
还有一次,我堆的肥料长白毛。我以为是发霉,吓一跳。后来问村里的老农,才知道这是正常的,是放线菌在分解有机质。不用管它,继续发酵就行。
这野外制肥料,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很有成就感。而且用自己做的肥料种出来的菜,吃起来也更放心。以后有机会,我还要继续尝试其他的堆肥方法,争取把地里的菜种得更
- 第一步:收集材料。落叶、鸡粪啥的,能搞到啥就搞
- 第二步:分层堆放。土、落叶、鸡粪,一层一层地铺。
- 第三步:保持湿润。但别太湿,容易臭。
- 第四步:耐心等待。发酵个把月,就能用。
温馨提示
这土法子沤肥,味道比较大,最好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搞。还有,鸡粪啥的,最好是经过处理的,不然容易烧苗。小心驶得万年船!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