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地施肥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个二愣子,觉得地里撒点肥就行,具体撒撒多少,那真是两眼一抹黑。头几年种那几分地的菜,长得是真不咋地,叶子黄不拉几,要么就是光长个子不开花结果,愁人。
琢磨肥料这回事
后来跟村里老把式聊天,人家就说:“你那肥使得不对!” 我就问咋不对,他嗒嗒嘴,跟我说半天,核心意思就是庄稼吃饭也挑食,不能瞎喂,得讲究个“营养均衡”。他提到啥“氮磷钾”,说这是最要紧的三个东西,少哪个都不行。我当时听得云里雾里,氮磷钾?听着跟化学课似的,咱一个种地的哪懂那个。
不死心,毕竟指着地里这点收成。我就开始自己瞎琢磨,也跑去农资店问。去农资店,好家伙,那肥料袋子五花八门,上面都印着数字,比如“15-15-15”或者“20-5-10”之类的。店老板看我一脸懵,就指着那数字说:“这就是氮、磷、钾的含量,第一个是氮,管长叶子;第二个是磷,管开花结果;第三个是钾,管根茎壮实,抗病。”
!我这才有点开窍。氮肥多,叶子傻长,看着绿油油,但不结果;磷肥少,花打不开,果子也坐不住;钾肥不够,那杆子就软趴趴的,容易生病倒伏。 这不就跟我之前遇到的问题对上嘛
买肥的学问
明白这三要素是干啥的,再去买肥心里就有谱多。以前我光看哪个牌子响,或者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现在不,我得扒拉开袋子看说明,重点瞅那氮磷钾的比例和总含量。不能光图便宜,有些肥料一大袋子死沉,价格也低,但仔细一算那三个主要元素的含量,折合下来单价反而贵,纯粹是压秤的东西多。还有就是不能买那种价格低得离谱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要么含量不足,要么就是假的。
- 先看咱种的是要是叶菜类,那氮肥就得多来点。
- 要是种瓜果豆类,开花结果期,那磷钾肥就得跟上。
- 再看土质,我们这边地有点缺磷,所以选肥的时候会特别留意磷含量。
动手施肥看效果
选好肥,就得用。也不是抓一大把撒下去就完事。我学着分时候施肥。比如,底肥我就用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复合肥,掺在土里,给庄稼打个底。等苗长起来,看情况追肥。苗期需要长个子,就追点高氮的。快开花,就追点高磷钾的。
施肥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离根远点,别烧着苗。要么开沟埋进去,要么兑水浇。我比较喜欢兑水浇,感觉吸收快点。每次用量也不敢太多,宁可少施勤施,肥大烧苗那损失可就大。
这么搞两年,效果是真不一样。地里的菜,苗齐苗壮,叶子绿得发亮,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产量也比以前强多。看着那长势喜人的庄稼,心里踏实!
所以说,种地施肥这学问不深,但也不能瞎来。搞明白氮磷钾这老三样是干啥的,再根据自己种的东西和地的情况,选对肥,用对方法,这地,才真能给你好好长东西。这就是我这几年跟肥料打交道琢磨出来的一点心得,确实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这个“家”得当明白才行。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