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琢磨这事儿
最近这几年,自家那块小菜地种点啥都感觉长得没以前好,土有点板结,颜色也发白。化肥也用过,效果快是快,但感觉地力越来越不行。老听村里老人说以前没化肥的时候,地里埋点鱼肠子、死鸡啥的,庄稼长得可好。我就琢磨着,是不是也能试试这老法子,搞点“动物土埋肥”。
我的准备和动手过程
说干就干。正好前阵子家里养的鸡有那么一两只不明不白就没,扔也可惜,还污染环境。我就想着,正好拿它们试试。过程不复杂,但有几个地方得注意:
- 选地方: 不能随便埋。我选菜地里一个偏僻的角落,打算这块地方先空一年,等明年再种东西。这样不影响当季的蔬菜,也给它足够时间分解。
- 挖坑: 这是个力气活。我挖个挺深的坑,差不多得有半米多深。主要是怕埋浅,夏天味道大,或者被野猫野狗刨出来,那就麻烦。深一点,盖上土,味道基本就闻不到。
- 放东西: 把那死鸡扔坑里。我还顺手加点料,比如一些厨房里不要的菜叶子、果皮,还有院子里扫的干树叶、杂草啥的,一层动物一层草料这样铺几层,感觉像搞“三明治”一样。想着这样能分解得更好更快点。
- 盖土: 这是一步,也是关键。把挖出来的土全填回去,还得踩结实。我特意多盖点土,让它比地面稍微高出来一点点,怕下雨或者分解过程中土会沉降下去。
等待和观察
埋下去之后,基本上就没我啥事,主要是等。这期间也没啥特别的味道,主要是坑挖得够深,土盖得也严实。我就让它在那儿待着,风吹日晒雨淋的,让微生物和时间去做工。心里头也有点犯嘀咕,不知道效果咋样。
差不多大半年快一年过去,到第二年春天准备翻地种菜的时候,我特意先去挖挖去年埋东西的那块地方。
看到的效果
嚯!挖开一看,土确实明显不一样。
- 颜色:比旁边的土黑不少,看着就油亮亮的,感觉特别肥沃。
- 质地:土质也松软多,不像旁边那么板结,一挖就是大块,这边的土很疏松。
- 蚯蚓:扒拉几下,能看到不少蚯蚓在里面钻,这可是好现象,说明土壤环境好。
- 味道:基本没啥臭味,就是一股土腥味,很正常。
那年我在那块地附近种几棵西红柿和黄瓜,长得格外壮实,叶子绿油油的,结的果也比其他地方种的要多要大。看来这老法子确实是有道理的。虽然麻烦点,时间长点,但效果是实打实的,而且废物利用,对土也
这就是我自个儿实践动物土埋肥的整个过程,分享给大家,也算是个记录。这方法虽然土,但挺实在。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