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在阳台上捣鼓种花那会儿,真是挺抓瞎的。看着别人家花开得那么热闹,自己家的要么蔫蔫的,要么就光长叶子不开花,心里那个急。起初我就知道浇水,以为有水有阳光就行,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摸索阶段的瞎折腾
看着花长不我就琢磨是不是土不行,没营养。跑去花市,好家伙,那肥料种类叫一个多,什么液体的、颗粒的、粉末的,包装上写着各种氮磷钾,看得我头都大。随便买一两种回来,按照说明用,有时候好像有点效果,有时候又把叶子给烧黄,真是搞不懂。
我还试过网上说的一些“土方法”,比如用淘米水。直接浇,好像没啥用,还容易招小虫子。后来听说要发酵,我就找个瓶子装起来放阳台角落,那味道…一言难尽,关键是效果也没看出来多明显,可能是我操作不对。
请教与实践
后来有次跟小区里一位退休的老大爷聊天,他家阳台简直就是个小花园。我就厚着脸皮去请教。大爷人挺跟我说养花施肥不能光图省事用化肥,土也得“养”。他给我看他自己弄的一些东西:
- 沤熟的饼肥: 他说这是基础,像豆饼、花生饼什么的,弄碎加水沤熟,用的时候兑水稀释。这个是管长远的,能改良土壤。
- 发酵的厨余: 像果皮、菜叶子(不带油盐的),他会收集起来埋在专门的堆肥桶里,沤好就是好肥料。
- 偶尔用点复合肥: 他说也不能全盘否定化肥,有时候花需要快速补充营养,比如开花前,就少量用点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复合肥,或者磷钾含量高一点的促花肥。
听大爷的话,我感觉有点开窍。回家我也开始学着弄。饼肥自己沤太麻烦,我就买点人家处理好的羊粪肥,那个味儿小点,也是有机肥,埋在盆土边上。厨余我也开始尝试,找个带盖的桶,把一些果皮、咖啡渣放进去,加点土,定期翻翻,几个月下来,底下那层黑乎乎的,闻着有股土腥味,感觉还真不错。
我的施肥心得
经过这一番折腾和学习,现在我给花施肥大概是这么个路子:
打好基础。换盆或者开春的时候,我会在盆底放一些发酵好的羊粪或者自己沤的厨余肥,再混入盆土里一些。这样能保证土一直比较肥沃,根系长得
看情况追肥。
- 生长期: 主要就是长叶子的时候,我会隔个十天半个月,用点自己沤的肥水(比如淘米水、豆渣水发酵后稀释很多倍),或者买的那种氮含量高点的通用型营养液,也是稀释用。这能让它们叶子绿油油的,长得壮实。
- 开花前: 等到看到花苞,或者快到花期,我就停掉氮肥,改用磷钾肥。买过那种叫“磷酸二氢钾”的粉末,兑水喷叶子或者浇根都行,不用多,薄肥勤施。也用过那种“花多多2号”,也是高磷钾的。这个阶段很重要,肥跟上,花才能开得多、开得艳。
- 平时: 有时候懒得弄液肥,我也会在盆土表面撒几粒缓释肥,那种小颗粒,浇水的时候慢慢释放养分,能管好几个月,比较省心。
注意观察。 施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花的具体状态。如果叶子发黄,但是叶脉还是绿的,可能是缺铁,就得补充点硫酸亚铁。如果长得慢,整体状态不那可能就是缺肥。反之,如果叶子猛长,油绿发亮但就是不开花,那可能是氮肥给多。得多看多琢磨。
种花施肥这事儿,真是实践出真知。没有什么“万能肥”,得根据花的种类、生长阶段还有土壤情况来调整。有机肥养土,化肥速效,缓释肥省心,搭配着用,效果才最好。现在看着自己阳台上的花开得挺像样,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