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家里的厨余垃圾有点多,直接扔怪可惜的,而且阳台上种的那几盆花花草草也老是长得蔫唧的,估摸着是缺肥。出去买,又觉得花不多少钱但也麻烦,还不如自己动手试试。我就搞个肥料收集桶,自己在家做点肥料用。
准备家伙事
一开始我想着随便找个桶就行,后来在网上瞅瞅,发现有那种专门的堆肥桶,底下带个水龙头,方便放出发酵液。但就喜欢先自己捣鼓,看看能不能用现成的玩意儿对付一下。家里正好有个带盖子的大塑料桶,大概十五六升?感觉大小也差不多,就决定用它。
主要就是对这个桶做点小改造:
- 我在桶底下靠边的位置,小心翼翼地钻个孔。
- 找个旧水龙头的开关,用防水胶给结结实实地粘上去,确保不漏水。这个很关键,不然发酵出来的液体漏一地就麻烦。
- 还得准备点发酵菌,听说叫“波卡西菌糠”啥的,网上有卖,我就买一小包试试。没有这个好像也行,但据说有这个发酵快,还不臭。
动手开干
家伙事准备好,就开始往里头装东西。这个过程挺简单:
第一步,先在桶底铺一层那个菌糠。不用太厚,薄薄一层就行。
第二步,把攒下来的厨余垃圾倒进去。主要是些菜叶子、水果皮、咖啡渣、茶叶渣之类的。注意,肉、骨头、油腻腻的东西最好别放,容易发臭长虫。而且倒进去之前,我尽量把大的切小块点,据说这样发酵得快。
第三步,铺上一层厨余垃圾后,再撒上一层菌糠。就这么一层厨余、一层菌糠地往上加。
第四步,每铺一层,我都会找个东西(比如一个旧盘子或者厚实的塑料板)使劲往下压一压,把里面的空气排出去,压实诚点。
第五步,装到差不多满(别太满,留点空间),就在最上面再撒一层菌糠,然后把盖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这点很重要,要密封不然效果不好还可能招小虫子。
用起来咋样
弄好之后,我就把桶放在角落里,不去管它。大概过三五天,我拧开底下那个水龙头,果然流出来一些黄褐色的液体。这个就是所谓的“肥料液”。闻起来有点酸酸甜甜的味道,不是臭味,感觉还行。
这个液体不能直接浇花,得兑水稀释,我一般是兑个十倍二十倍的水,然后浇给我的那些花花草草。感觉用之后,叶子好像是绿那么一点点?心理作用也可能有,哈哈。
桶里的固体垃圾,得等它发酵个一两周甚至更久。等打开盖子,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泡菜,闻起来也是酸味,那就差不多。这些发酵好的固体,不能直接当土用,得混到土里或者埋在花盆底下,让它在土里再慢慢分解一阵子,变成真正的肥料。
自己搞这个肥料桶,不难,就是稍微麻烦一点点,要记得每天或者隔天放一次液体,厨余垃圾也要稍微处理下。但看着那些厨余垃圾变成有用的肥料,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为环保做点小贡献。家里地方不大的话,整个小点的桶也够用。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