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这点儿做有机肥的土法子。家里阳台那几盆花花草草老是长得蔫唧的,买的肥又贵又不经用,我就寻思着自己弄点。正好厨房里每天都扔不少东西,干脆废物利用。
第一步:攒料
这事儿开头不难,就是攒东西。我专门找个带盖的旧塑料桶,放厨房角落里。每天削下来的菜叶子、烂水果皮、不吃的瓜瓤子,还有鸡蛋壳,我都往里扔。注意,肉、油、奶制品啥的千万别放,那玩意儿容易发臭生蛆,搞不好整桶都废。鸡蛋壳我攒多就捏碎再扔进去,听说补钙,也不知道真假,反正不费事。
光有湿垃圾不行,还得掺点干的。我就捡点小区里掉的干树叶子,或者快递箱子撕碎的硬纸板,还有喝完咖啡剩下的咖啡渣,攒一块儿。这个干湿搭配很重要,大概是湿的三份,干的七份,这样不容易发臭,也透气。
第二步:装桶堆料
桶底我先铺一层厚点的干树叶,大概有个五公分厚,吸水。然后就一层湿料(就是厨房那些果皮菜叶),再铺一层干料(树叶、纸板碎),跟盖楼似的,一层一层往上摞。每次铺湿料的时候,我会顺手撒点捏碎的鸡蛋壳,还有咖啡渣。前段时间家里吃柚子,剩下的柚子皮我也没扔,切成小块混进去,听说这玩意儿能驱点小虫子,还能提点味儿,盖掉点臭气。反正我试,确实感觉桶里的小飞虫少点。
快装满的时候,最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干土或者干树叶,把味儿盖住。桶盖我没盖死,稍微留点缝,或者你在盖子上钻几个小孔也行,让它能透点气儿。不然里头发酵起来,气儿出不去,容易憋坏。
第三步:耐心等着,偶尔翻翻
接下来就是等。我大概一个礼拜左右,会用个小铲子或者棍子把它翻腾几下。主要是让它上下换换位置,透透气,发酵得匀实点。翻的时候能感觉到底下热乎乎的,这就说明里头的微生物开始干活。
有时候感觉里头太干,我就洒点水,别太多,保持潮乎乎的就行,像拧干的湿毛巾那样。要是感觉太湿,有点黏糊糊的,那就再加点干树叶或者碎纸板进去,吸吸水。
这期间可能会有点酸酸的味道,但只要干湿比例弄好,不放那些不该放的东西,一般不会是那种让人恶心的恶臭。要是真臭,多半是水太多或者氧气不够,赶紧加干料、多翻翻。
第四步:完活儿收货
这个过程得有点耐心,快的话个把月,慢的话两三个月,看天气和放的东西。等到桶里的东西都变成黑褐色、松松散散的,闻起来有股泥土的清香味儿,基本上就成。
这时候就能用。我是直接把它掺在盆栽土里,或者在菜根旁边挖个小坑埋一点。别说,用自己做的这个肥,感觉家里的番茄、辣椒长得是壮实多,叶子也绿油油的。虽然样子糙点,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没啥高科技,就是费点功夫和耐心。但看着垃圾变成宝贝,土肥,花草长好,那感觉还是挺得劲儿的。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