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肥料合格率”那点事儿,别看这题目挺正经,干起来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就是老板突然拍脑袋说要提升咱们的肥料质量,争取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然后,这任务就落到我头上,理由是“你平时最爱瞎折腾”。行,谁让咱是老黄牛。
第一个问题就是:啥是合格?总不能凭感觉?赶紧上网查资料,还好现在网络发达,找到不少相关的国标和行标,像什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8877-2020、磷酸二氢钾HG/T 2321-2016,还有BB肥GB/T 21633等等,一大堆,看得我眼都花。
然后我就开始着手搜集数据。这数据可不好拿,一部分是咱们自己生产的,一部分是市场上抽样回来的。自己生产的好说,直接找生产记录,抽样的就麻烦,要从仓库里翻,还得核对出库单,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仓库里,灰头土脸的。
数据整理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比标准,看各项指标是不是达标。这过程简直是痛苦面具,啥总养分、有效磷、钾含量、水分、酸碱度……一项一项对着标准查,还要记录下来,哪个批次超标,超标多少,为啥超标。
这其中,我发现问题还真不少。有的批次是生产的时候配方没掌握导致养分含量不足;有的批次是原料质量不行,杂质太多;还有的是包装出问题,导致肥料受潮。
找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我先是跟生产部门沟通,让他们严格按照配方生产,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然后又找包装供应商,让他们改进包装材料,提高防潮性能。
为验证改进效果,我又重新抽样检测,结果还真有效!不合格率明显下降。这让我信心大增,又接着分析剩下的数据,逐个解决问题。
搞一段时间,总算把肥料的合格率提上去。虽然过程很累,但是看到成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这回经历告诉我,做事情一定要有标准,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要多学习,多解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毕竟谁还没遇到过几个坑?爬过去就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