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一个小实验,关于“肥料替代品”的。
事情是这样,我那点小菜园子,种点番茄、辣椒啥的,最近感觉有点缺肥,叶子蔫唧的。去农资店买肥,总觉得不太放心,价格也贵。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在家搞点“土肥料”,既省钱又环保。
第一步:收集材料。我先把家里能利用起来的“废品”都搜罗一遍。
- 骨头:吃剩的鸡骨头、鱼骨头,反正都是骨头,收集起来。
- 黄豆:过期的黄豆,这玩意儿放着也没用,正好拿来当肥料。
- 淘米水:每天淘米的水,这个可别倒,留着。
- 花生壳:吃花生剩下的壳,也攒起来。
- 草木灰:烧柴火的灰,我特意去农村亲戚家要点。
- 香蕉皮和橘子皮:吃完水果的皮,也别扔,都留着。
第二步:处理材料。收集起来的材料,要简单处理一下。
- 骨头:把骨头敲碎,越碎越然后放锅里煮一下,去除盐分和油腻。
- 黄豆:黄豆用水泡胀,然后煮熟,这样更容易发酵。
- 花生壳:花生壳用水泡透,然后晒干。
- 香蕉皮和橘子皮:切成小块,晾干。
第三步:制作“肥料”。
- 骨粉:把煮过的骨头晒干,然后用料理机打成粉末,这就是骨粉,富含磷元素。
- 黄豆肥:把煮熟的黄豆放进塑料桶里,加水,再加点红糖或者酵母,盖上盖子发酵。我大概发酵一个月,打开的时候那味儿,emmm,有点酸爽。
- 淘米水:淘米水直接浇花浇菜,但是要注意不要浇到叶子上,容易烧叶。
- 花生壳:把晒干的花生壳垫在花盆底部,增加透气性,也能慢慢释放养分。
- 草木灰:草木灰是天然的钾肥,可以直接撒在土里,但是用量不要太大,特别是对于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
- 果皮肥:把晾干的果皮埋在土里,或者泡水发酵后浇花。
第四步:使用“肥料”。
- 骨粉:我把骨粉混在土里,或者在移栽的时候,在花盆底部放一点。
- 黄豆肥:把发酵好的黄豆肥稀释后,浇在菜地里,但是要注意浓度,别烧根。
- 淘米水:淘米水每周浇一两次,能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 花生壳:种花的时候,在花盆底部垫一层花生壳。
- 草木灰:草木灰用量要控制,薄薄地撒一层就行。
- 果皮肥:果皮肥可以直接埋在土里,或者泡水发酵后浇花。
效果观察。
用这些“土肥料”之后,我每天都观察菜地里的情况。过大概两周,我发现番茄和辣椒的叶子开始变得绿油油的,也长得更旺盛。特别是用黄豆肥的,效果特别明显。虽然味道有点难闻,但是效果是真的
这回“肥料替代品”的实验,我觉得还是挺成功的。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是能用家里的废品,变废为宝,而且效果还不错,真的是很有成就感。大家也可以试试,说不定你也能搞出自己的“独家肥料”!
对,提醒一下,自制肥料要注意发酵,一定要发酵充分,不然容易烧根。还有就是,用量要控制,不要一次用太多。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