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琢磨的“肥料梅花堆法”,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就是一种堆肥的方法,因为堆出来的形状像梅花,所以我就这么叫。
话说前几个月,我寻思着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上点肥,但直接买化肥总觉得缺点不够有机的。正好家里有些烂菜叶、果皮啥的,丢怪可惜,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堆点肥。
说干就干!我先是找个避风的角落,最好是有点阴凉的地方,这样不容易晒干。然后就开始收集材料:
烂菜叶子、果皮啥的: 这些都是堆肥的好东西,能提供氮元素。
干树叶、稻草啥的: 这些能增加堆肥的透气性,提供碳元素。
园土: 这个是用来调节堆肥的湿度和温度的。
厨余垃圾:淘米水、过期牛奶都攒着,别倒掉,也是好东西
材料备齐,接下来就是堆。我这“梅花堆法”挺简单:
1. 打底: 先在地上铺一层厚的干树叶或者稻草,大概有个10厘米厚,这样能保证堆肥底部透气。
2. 堆“花瓣”: 然后,把烂菜叶、果皮、厨余垃圾啥的,混合着园土,一堆一堆地往上堆,堆成一个个小土堆,就像梅花的花瓣一样。每个“花瓣”之间留点空隙,方便空气流通。
3. 洒水: 每堆完一层“花瓣”,就稍微洒点水,保持湿润,但别太湿,不然容易沤烂。
4. 覆盖: 堆完“花瓣”,再在上面盖一层干树叶或者稻草,防止水分流失。
5. 重复: 接着再堆“花瓣”,洒水,覆盖,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把所有材料都用完。
堆好之后,就等着发酵。我差不多每隔一两周就会去翻动一下,一是看看湿度够不够,太干就洒点水,二是让堆肥更均匀地发酵。翻动的时候,如果闻到臭味,就说明缺氧,赶紧多翻动几次,增加透气性。
大概过两三个月,堆肥就基本完成。这时候的堆肥,颜色变得黑褐色,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泥土味,用手抓一把,感觉松软细腻。
用这自己堆的肥给花花草草上点,效果还真不错,叶子绿油油的,花也开得更艳。而且用自己堆的肥,心里也踏实,感觉更健康。
不过这“梅花堆法”也有缺点,就是比较占地方,而且需要定期翻动,有点费时费力。但看着自己堆出来的肥能让花花草草长得更就觉得值。
下次有机会,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他的堆肥方法,咱们一起变废为宝,让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吃得饱饱的!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