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绣球肥料那点事儿。起因嘛也简单,就是觉得外面买的那些肥,用着总感觉不踏实,有时候看着家里那些厨余垃圾,像淘米水、烂菜叶、咖啡渣什么的,扔也怪可惜的,就琢磨着能不能变废为宝,给我那几盆宝贝绣球加加餐。
收集材料阶段
说干就干。我平时就注意收集,也不是特意去找啥高级玩意儿,就是些日常的厨房“下脚料”。
- 淘米水: 这个最方便,每次淘米剩下的水,我都用个大塑料瓶装着,没直接用,先放几天让它自己发酵发酵。
- 果皮菜叶: 像香蕉皮、苹果核、不吃的烂菜叶子啥的,我都给攒起来。不过得注意,太油腻的、带盐的就不要,怕烧苗。
- 咖啡渣、豆渣: 早上喝完手冲咖啡剩下的渣,还有偶尔打豆浆剩的豆渣,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听说对土挺好的。
- 鸡蛋壳: 这个我也攒,洗干净捏碎,据说能补钙,对花也
我还特地找个大点的、带盖子的旧塑料桶,就是那种以前装食用油或者大桶矿泉水的那种,洗干净备用。
动手制作过程
第一步:处理材料。 收集到的果皮菜叶,我先稍微切碎点,想着这样分解能快一些。鸡蛋壳就直接捏碎。咖啡渣豆渣就直接用。
第二步:装桶发酵。 我把切碎的果皮菜叶、咖啡渣、豆渣、碎蛋壳什么的,一层一层往塑料桶里放。没装太满,大概三分之二,留点空间给它发酵。然后加水,水量嘛大概能没过那些料就行,别太多也别太少。有时候我也会把发酵过的淘米水直接倒进去。
第三步:耐心等待。 盖子盖上,但没完全拧死,留点缝,或者隔几天就去拧开盖子放放气。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不放气的话,桶可能会胀坏,那就麻烦。然后就把这桶玩意儿放到阳台角落,或者院子里不碍事、又能晒到点太阳的地方。这过程需要点耐心,得等上至少一两个月,天气热的时候会快点。期间那味道嘛确实有点“特别”,所以最好放远点。
使用与观察
等到桶里的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没啥大的块状物,液体也变成深褐色,闻起来没那么冲,有点像酱油那种发酵味儿(但还是有点酸臭味),我觉得就差不多。
用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浇! 这个是浓缩的,劲儿太大,容易把花烧死。我一般是取上面的清液,用个筛子或者纱布过滤一下,去掉渣子。然后兑水稀释,比例大概是1比10到1比20,就是一份肥液兑十份到二十份清水。我都是看着颜色兑,兑到水变成淡淡的茶色就行,宁稀勿浓。
兑好的肥水,我就隔个十天半个月的,在绣球的生长期给它浇一次,注意是浇在盆土上,别直接淋叶子和花。用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还真不错。原来有点发黄的叶子,慢慢变绿,也精神不少。开花的时候,感觉花苞也多些,颜色也挺正的。
一点小总结
自己动手做这个绣球肥料,虽然过程需要点时间,还得忍受一下那个味儿,但看着那些“垃圾”变成养花的宝贝,让绣球长得更好,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关键是省钱又环保,用的也放心。如果你也养绣球,家里也有这些厨余,不妨也试试看,挺有意思的。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