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生麸肥料这点事儿。以前老买那些化肥,贵不说,用多感觉地都板结,菜长得也没以前那个味儿。后来听老一辈人说起用麸皮、花生麸这些东西沤肥,劲儿大还养地,我就动心思自己试试。
我也不知道用啥麸就看家里有有时候是弄点麦麸,有时候托人搞点榨油剩下的花生麸饼。反正就是植物性的那玩意儿。找个大塑料桶,那种装涂料或者油的大白桶,刷干净备用。
接下来就是和料。 这步没啥技术含量,就是凭感觉。把那些干麸皮、碎饼块啥的倒进桶里,大概装个半桶多,不能太满,不然发酵起来容易溢出来。然后就加水,加多少?我一般就是加到刚没过那些麸皮,然后再稍微多一点点,让它整个湿乎乎的,但又不是水汪汪的一盆。有人说加点红糖水或者用淘米水能发酵快点,我也试过,感觉好像是有点用,反正家里有啥就顺手加点。
关键的一步来,密封发酵。 我把桶盖子盖严实,有时候还在桶口蒙层塑料布,再盖盖子,就是为不让空气进去,让它在里面自己“捂”。然后就把这桶玩意儿搬到院子角落或者阳台晒得到太阳的地方。为啥要晒太阳?热一点,感觉发酵能快些。
但这玩意儿发酵起来,那味道是真的冲! 特别是刚开始那几天,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酸臭味,家里人没少抱怨。最好是放远点,或者邻居不介意的地方。这个过程就得等,短的话,像夏天温度高,麦麸这种可能个把月味道就变。要是花生麸那种油性大的,或者冬天温度低,那可就得等上好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有可能。急不来,时间越长,它腐熟得越彻底,用起来越安全,不容易烧根。
怎么判断它好没?主要靠闻和看。等那股刺鼻的臭味没,变成一种有点像酱油或者曲子的酸香味儿,就差不多。颜色也会变得很深,黑褐色那样,里面的料都烂乎乎的。这时候就算沤好。
用的时候千万注意,这可是浓缩精华! 不能直接往地里浇或者埋。我都是舀出来一部分,那黑乎乎的浓稠液体,兑上大量的水。比例嘛我一般至少兑个10倍水,甚至15、20倍。 刚开始用不敢下手太重,宁稀勿浓。先给几棵壮实的植物试试水,看看叶子没啥发黄、萎蔫的情况,下次心里就有数。特别是给小苗用,更得稀释得厉害点。
我主要用在菜地里,还有那几盆果树。像种黄瓜、冬瓜这种需要大肥的,定植后隔段时间追施一次,兑稀浇根。果树,就在开花前,还有果子膨大那两个阶段用,感觉效果挺明显的,果子长得确实饱满些。家里有些花草长得弱,用稀释的麸肥水浇几次,也能慢慢缓过来,叶子都绿油油的。
自己动手沤这生麸肥,虽然过程有点味道,还得耐心等,但用起来效果是真不错,关键是省钱还环保。感觉土壤也没那么硬,疏松不少。就是得记住,一定要等它彻底腐熟,用的时候一定要稀释,不然好心办坏事,把花草蔬菜给烧死,那就白忙活。
添加微信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