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怎样喂养成活率高
想让小鸡的成活率高,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三十五度左右,维持小鸡的正常生长,也可以将养殖密度控制在一平方米五十只,还可以为小鸡提供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使其更好的生长。
小鸡如何喂养成活率高
1、控制温度
小鸡适合生长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中,想让小鸡的成活率高,就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三十五度左右。可以向小鸡生长的环境铺上厚厚的稻草保暖,也可以将小鸡生长的环境安装白炽灯加温。
2、养殖密度
想让小鸡的成活率高,也需要控制养殖密度,最好可以将密度控制在一平方米五十只的范围内,以免养殖过密,导致小鸡无法获取存在的营养用于生长,出现营养不良、体型瘦弱或死亡的现象。
3、提供饲料
想让小鸡的成活率高,还可以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小鸡正处于生长阶段,此时可以为其提供猪肝、蚯蚓、蜂蛹等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为小鸡提供瓜果、青菜等饲料,但是需要将瓜果和青菜切碎后提供给小鸡。
4、预防疾病
想让小鸡的成活率高,就需要采取措施为其预防疾病。小鸡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为其接种疫苗或者血清,避免其出现传染性疾病,也可以向饲料中混合维生素等药剂,提高小鸡的免疫力。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养鸡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但是养鸡是需要技巧的,挑选雏鸡时以活泼好动,眼睛大而有神,绒毛富有光泽,这样的才好养活,那么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呢?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1
1.育雏:育雏成败主要取决于成活率,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① 温度:雏鸡从壳中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从第二周开始,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保温的方法要看鸡的数量。较少的鸡可以使用纸箱和灯泡。
也就是把小鸡放在盒子里,挂一个60W左右的灯泡,同时放水瓶和食物罐;大部分鸡只可在育雏室和室内煤炉内取暖,但烟灰须通过铁管排到室外。为了保证温度的准确性,除了观察雏鸡的状态外,还要挂好温度计,经常清除粪便。
②光照:育雏第一周需要24小时光照,保证雏鸡昼夜摄食饮水,促进生长发育。之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晚上不开灯。光和保温可以结合。如果温度不够,可以加开水,用布包在容器里,放在盒子里加热。
③饲养密度:1-14日龄50-60头/平方米,15-21日龄35-40头/平方米,21-44日龄25头/平方米,60日龄后12头/平方米。除湿后的鸡可以笼养、平放或散养,只要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即可。
④ 采食和饮水: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饮水和采食。将育雏料放入桶内自由投喂,同时将清水放入水杯中。育雏前20天可以喝冷开水,以后可以喝井水或自来水。由于雏鸡采食量低,新陈代谢旺盛,为防止营养不良,前10天必须在饮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维生素。
2、减温后加料:雏鸡40日龄时,可以不再加热,但温度不能变化太大。
冬季多雨多风天气,室温仍应保持在15℃以上,光线为自然光。喂食方法如下:
① 笼养:将降温后的雏鸡转入成年笼养。它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疾病少,容易抓鸡,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缺点是长期饲养的鸡应激反应大,鸡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现病变。
②平阳:平阳可分为在线平阳和地上平阳。网上平养和笼养一样,只是增加了鸡的活跃度,不容易生病,当然成本高;
地面养殖是将麦秆、谷壳、油菜壳等垫料垫在水泥地上,在上面饲养雏鸡。优点是节约成本,鸡胸腿不易生病。由于土混鸡活动量大,不需要更换垫料。缺点是雏鸡直接在垫料上排便,容易诱发一些疾病。
③放养:早上将鸡放在室外,让其暴露在阳光下并接触土壤。同时,你可以找到一些矿物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把鸡赶回屋里补充饲料。这种饲养方式的好处是让鸡回归自然。鸡肉的`肉质很好,价格也高。缺点是所需场地大,饲养规模有限。这种方法适合农民少量自由放养。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2
刚买的小鸡仔气息小、不睁眼、爱扎堆,把它放在比较小的纸箱,上面该透气的布,把100/100沸水凉凉,乘少点,放在纸箱一角,然后捂一夜。
第2日喂食,把小米按1:3配水蒸,晾凉。取少许放进容器,靠近小鸡群,不要大声叫,只要一个小小的提醒,他们就会睁眼,米香吸引他们吃食。首次进食1—-2分钟,不要多喂,一日2—-3次,每次喂食要喂水。
小鸡3—-4日,开始·在箱内活动,叫声逐渐增大,食量增加,1次喂食2—-3分,一日3—-4次,可打开盖布,5—–10分,延长活动时间,增大食欲。
5—-7日小鸡的小翅膀长出一点,它们不时张开小翅拍打,食量增大,每次喂食5—-10分,一日3—4次,打开盖布10—-15分,由于食量增加,排泄物增多,可在箱内放置吸潮、柔然的东西,—-布条。隔天更换一次。
7—-15日时,他们的翅膀长出羽毛,可方箱外活动,晒晒太阳,忌风雨,因有户外活动,小鸡会吃到不卫生的食物,造成‘’屎屁股‘’,用20·—-30·的温水,洗干净,在饮水中按1:30加入食盐,连喂3日即可。
15—-30日滴鼻,增强其免疫力。滴好让其自由活动10—-20分,羽毛逐渐丰满,可以放养,再喂剩饭此时可让其吃剩菜,适当喂点蔬菜。
小鸡怎么养才能养活3
一、小鸡怎样喂养成活率高
1、小鸡刚进入育雏室时,室温保证在34℃-35℃左右,后期根据小鸡生长情况逐渐降低温度。
2、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等,合理分配小鸡的饲养密度,一般20-30平方米的笼体面积养殖1000只小鸡为宜,后期随着小鸡的生长,适当减小养殖密度。
3、鸡舍内的粪便需要定期清扫,并注意日常进行通风换气,避免因氨气味过重而引发疾病。
4、饲料配方:谷实类为50%-60%,糠麸类为5%-10%,油饼类为20%-25%,动物性饲料为7%-20%,骨粉、贝壳粉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
不能选择单一饲料喂鸡,否则容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这样无法满足小鸡对营养的需求,从而导致小鸡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喂料不宜过湿,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以八成饱为宜。
二、小鸡养殖中容易出现哪些疾病
1、白痢
一般由鸡白痢杆菌诱发,发病症状为鸡不愿意走动、粪便臭气严重、呼吸困难等,可以用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进行治疗。
2、球虫病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逐渐消瘦、排红色胡萝卜样粪便等。可以使用白球痢康进行治疗。笼具、料槽、水槽需定期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3、新城疫
发病初期采食量突然下降甚至不食、饮水量增加、精神萎靡、呈昏睡状、羽毛松乱、离群呆立、闭目缩颈、头下垂或者伸进翅膀下。
病情逐渐加重后还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涕、伸颈张口呼吸等症状。可以使用独败配合囊温康拌料治疗,连用4天左右。如果与溶菌1号交替使用,可防止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养鸡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但是养鸡是需要技巧的,挑选雏鸡时以活泼好动,眼睛大而有神,绒毛富有光泽,这样的才好养活,那么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呢?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1
小鸡苗怎么样成活率高
1、挑选优秀鸡苗
挑选雏鸡时以活泼好动,眼睛大而有神,绒毛富有光泽,长短适中、体态匀称,叫声清脆响亮的雏鸡为宜。
2、鸡舍消毒
(1)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对鸡舍进行消毒。每立方米空气使用42ml福尔马(林),21g高锰酸钾进行熏蒸。
(2)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0-60ml甲醛进行熏蒸,进雏前3天左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3、温度、湿度、光照管理
(1)及时调整育雏的温度。如果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说明温度比较合适。如果雏鸡拥挤在一起,颈部收缩,说明温度过低。如果雏鸡分布比较分散,并且张嘴喘气,说明温度过高。
(2)合适的湿度以及光照,可以降低雏鸡染病的概率,保证雏鸡进食正常。
4、其他管理
(1)每天让雏鸡进行适量运动,可以增进食欲,促进代谢,加快消化。
(2)每天及时清扫粪便以及垫料,保证环境清洁,同时保证育雏舍的通风透气性。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2
育雏室里的温湿度
1.1)育雏温度的重要性
由于雏鸡的体温在10日龄以前比成年鸡低3℃左右,而从10日龄以后到21天后才逐渐恒定到正常的体温。因此来说,如果育雏室里面的温度较低的时候,雏鸡的体热散发较快,就会感到发冷,从而导致雏鸡的体温下降而生病。
如果育雏室里面的环境过高的时候,而雏鸡没有汗腺,在小鸡没发通过汗腺的方式散热的情况下,雏鸡就会感到很不适,从而加速饮水造成雏鸡的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来说,在育雏的过程中,温度是育雏成功关键的第一步骤。
1.2)雏鸡生长过程中所适宜的温湿度
雏鸡的日龄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雏鸡的头3日龄,由于雏鸡自身的体温较低,因此育雏室内的温度要在34~36℃左右,而湿度要保持在65%~70%左右。第4~7日龄,随着雏鸡的自身体温逐渐增高,此时的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2~33℃左右,湿度要控制在60%~65%之间。
第8~14日龄,育雏室内温度下降到29~32℃,湿度以后始终保持在55%~60%就可以了。第15~21日龄,育雏室内温度要下降到27~29℃。
第22~27日龄,育雏室温度在24~27摄氏度。第28~35日龄,育雏室温度下降到21~24℃就可以了,而小鸡的育雏也就结束了。而在育雏期过后,鸡舍温度始终保持在21℃为止。
1.3)育雏期间温湿度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育雏期间,育雏室里面的温湿度一定要控制好,切忌育雏室温度的忽高忽低,特别是在夜间育雏的时候,由于雏鸡在夜间睡觉,因此在夜间的时候,育雏室的.温度要比白天增高1~2℃才行。
而在湿度方面也要注意,如果育雏室里面的湿度达不到或者过高,就会造成雏鸡脱水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要使用干湿温度计来控制育雏室里面的温湿度。
如何给雏鸡喂料和饮水
2.1)及时给雏鸡饮水和喂料的重要性
由于出生雏鸡体内还残留一些未吸收完的卵黄,而给雏鸡及时的饮水可以促进卵黄的吸收,并增加食欲帮助期间的消化,来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如果雏鸡断水,由于育雏室内干燥,雏鸡在呼吸和排便的时候就会散失大量的水分给雏鸡生长带来影响。因此来说,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以内必须让小鸡先饮到水,再喂料。
2.2)怎样给雏鸡饮水和喂饲料
在雏鸡到达育雏室后,首先要让雏鸡稳定半个小时,等雏鸡充分休息后,然后开始给雏鸡饮水。而饮水的器具有“钟式饮水器”并选用雏鸡的饮水器,以利于每一个雏鸡都能喝到水。
而在饮水的温度上,一定要使水温保持在20~22℃就可以,不能过凉或者过热。为了促进雏鸡的胎粪排出有利于雏鸡的生长。所以在最初的几天中,水中要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重维生素,这样能增加雏鸡的抵抗力,利于雏鸡的健康成长。
当雏鸡开饮水2~3个小时后,可以在育雏地面上铺上编织袋或者塑料纸,然后再在上面撒放小米或者雏鸡开口料让雏鸡啄食。而一天可以饲喂雏鸡6~8次左右,每2个小时饲喂一次。头2天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第3天就可以换成雏鸡料槽来饲喂。
2.3)给雏鸡饮水和喂料时候的注意方法
在给雏鸡饮水的时候,要保持饮水终日不断,饮水器里面要经常检查,不要让雏鸡的粪便进入到水槽之中,保持饮水的干净性,并经常用消毒剂对饮水器进行消毒。
在给雏鸡喂料的时候,要少喂勤添,并保证雏鸡一次吃完料,而且保证没一个雏鸡都能吃到饲料。在饲料的卫生方面也要保持干净,有利于雏鸡在好环境下生长。
怎么养小鸡仔成活率高3
一、小鸡怎样喂养成活率高
1、小鸡刚进入育雏室时,室温保证在34℃-35℃左右,后期根据小鸡生长情况逐渐降低温度。
2、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等,合理分配小鸡的饲养密度,一般20-30平方米的笼体面积养殖1000只小鸡为宜,后期随着小鸡的生长,适当减小养殖密度。
3、鸡舍内的粪便需要定期清扫,并注意日常进行通风换气,避免因氨气味过重而引发疾病。
4、饲料配方:谷实类为50%-60%,糠麸类为5%-10%,油饼类为20%-25%,动物性饲料为7%-20%,骨粉、贝壳粉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
不能选择单一饲料喂鸡,否则容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这样无法满足小鸡对营养的需求,从而导致小鸡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喂料不宜过湿,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以八成饱为宜。
二、小鸡养殖中容易出现哪些疾病
1、白痢
一般由鸡白痢杆菌诱发,发病症状为鸡不愿意走动、粪便臭气严重、呼吸困难等,可以用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进行治疗。
2、球虫病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逐渐消瘦、排红色胡萝卜样粪便等。可以使用白球痢康进行治疗。笼具、料槽、水槽需定期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3、新城疫
发病初期采食量突然下降甚至不食、饮水量增加、精神萎靡、呈昏睡状、羽毛松乱、离群呆立、闭目缩颈、头下垂或者伸进翅膀下。
病情逐渐加重后还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涕、伸颈张口呼吸等症状。可以使用独败配合囊温康拌料治疗,连用4天左右。如果与溶菌1号交替使用,可防止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
想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农民最担心的是购买雏鸡苗后雏鸡的成活率。雏鸡刚出生,免疫力较弱,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抵抗力不强。而且雏鸡有遗传性疾病或污染的可能,养鸡户要多加注意。那么养鸡户应该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呢?
一、创造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
育雏前,育雏舍要彻底清洁消毒,为雏鸡创造干净卫生的环境。首先将地板和墙壁、门窗清洗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育雏房,然后打开门窗,让自然风吹干。消毒后,用消毒水清洗饮水机、饲料盆等器具,放入育雏房,关好门窗,预防早期马立克氏病。孵化场周围和道路也要进行消毒,加强环境、人员、用具和设备的消毒。鸡要经常带去消毒,育雏要封闭隔离。
二、及时“饮水”,均衡营养
一般应允许雏鸡在离壳24小时内饮水。第一次可以用温开水加入适量的广谱抗菌药物,对胃肠道进行消毒,清理胃肠道内的细菌。然后喝10%到15%的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当雏鸡的1/3有觅食行为时,就可以开始进食了。一般来说,小鸡可以在进入育雏室休息和喝水后开始进食。最适合进食的喂食工具是一个又大又平的容器或托盘,饲料在托盘中均匀分布。因为雏鸡消化道容积小,消化功能差,不宜过量。过量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普遍采用优质全价平衡膳食,避免因饲料中缺乏一定营养成分而造成营养缺乏。雏鸡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需要保证充足的自由饮水和摄食。
三、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孵化第一周育雏期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然后每周下降2 ~ 3℃,直至20℃左右。白天雏鸡活动时温度可稍低,夜间雏鸡休息时温度可稍高。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育雏初期为了防止脱水,相对湿度比较高,第一周保持在75%左右,第二周保持在65%左右。20日龄后,由于雏鸡采食量、饮水量和排泄量的增加,育雏舍易出现湿度,需加强通风,保证舍内相对湿度在40%-55%之间。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雏鸡正常进食,活泼有活力。
四、确保照明、密度和通风。
10d雏鸡光照需要24小时熟悉环境和采食量。每隔15平方米在离地2m的位置挂一个40W的灯泡,然后用一个25W的灯泡和自然光。光线不要太强。首先,可以减少啄癖的形成。其次,可以使雏鸡养成规律的运动、进食和睡眠时间,有利于鸡在进食后生长育肥阶段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太轻容易造成肛门啄、羽毛啄、脚趾啄。密度适中,高密度浪费劳动力,低密度雏鸡吃喝时容易互相挤压,弱仔不能喝水也不能吃东西。没有合适的锻炼空间。雏鸡在高温生长环境中注意通风,避免过早出现呼吸道疾病等疾病。
五、严格免疫和药物预防。
免疫规划的制定应根据本领域或本地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如果当地没有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应暂时停止接种,以免接种造成污染。
六、防止挤压和各种不良饮食习惯。
雏鸡死于挤压,约5%大群饲养。密度过高、室温骤降、受惊、抢水抢料等。,往往会导致鸡群聚集而死。因此,需要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有足够的食槽和饮水机,在日常饲养中要小心,避免鸡群受到干扰。常见的恶习包括肛门啄、脚趾啄和羽毛啄。红光照射可使鸡群安静,减轻应激反应,防止啄癖。连续照射10-15天后,白炽灯光会恢复。啄瘾发生后,雏鸡啄的部位要用紫糖浆消毒,不能用红药水,否则啄的会更厉害。
从外面买来的小鸡仔怎么养?
1、准备好一个纸箱子(比如牛奶箱)。纸箱上请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个眼儿用来透气,这样小鸡进入箱子里的时候就可以把盖子盖上也不会闷了。
2、准备一些小米,和一个小碗。往碗里放上温水,接着把小米放进碗里泡三十分钟即可。
3、当小鸡渐渐长大后,可以多喂米饭跟面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后用棒子面搅拌,放一点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
扩展资料:
小鸡就是鸡的幼崽,从鸡蛋中孵化。小鸡吃饲料及青菜、小虫、碎米成长。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突胸总目,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家鸡种。
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参考资料:小鸡_百度百科
怎么养刚孵出来的小鸡?
1、刚出生的小鸡不宜多喂。刚出生的小鸡要观察它的鸡嗉子,一般会储存很多食物,所以不要急着喂它东西,否则会撑到小鸡的,撑过劲了会导致小鸡死亡的,先饿它几天没关系。
2、多让小鸡排泄。小鸡由于刚出生没多久,体内有很多毒素等,所以应该 多给小鸡喂水,多让它排泄,排出绿色的粪便更好。注意要及时清理掉小鸡的排泄物,以免弄脏屋里。
3、多让小鸡晒太阳。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不能晒的时间过长,如果经常被太阳照射,小鸡也受不了,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
扩展资料:
初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要10天后才能达到正常体温,加上雏鸡绒毛短而稀,不能御寒,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必须依靠人工保温,雏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30天的雏鸡都要保温,并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饲养。30天以上的小鸡,羽毛基本上长满长齐,可以不用保温。 体温高,发育快。
一般鸡的体温在40.8-41.5℃之间,所以必须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饲养,另外鸡的消化道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充足,易消化的饲料才能满足需要。 抵抗力弱。特别是雏鸡,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