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性能测定的方式有哪几种?
种猪测定方式,大致分为测定站测定和现场测定(或农场测定)两种方式。在现场测定中,所有性状记录在本猪场进行,这种方式适用于猪繁殖性能和生长性状的测定;而场站测定是指性状的记录均在特定的中心测定站进行,许多国家为了测定猪的生长性状和胴体品质而建立了测定站,在相对一致的环境下测定,最后选留下来的种猪进入人工授精站。现场测定的测定容量大,且测定成本低廉,虽然在场站测定中得到的遗传力要比现场测定高一些,但测定容量有限,并且测定成本高。
目前,在丹麦、英国等国家实行的是中心测定站和现场测定同步测定,用两方面的测定结果一次决定种猪的选留。
何谓种猪测定?种猪测定的方法有哪几种?
种猪测定是指按照测定方案将种猪置于相对一致的标准环境下进行度量的全过程,包括使用测定的信息和测定结果。
种猪性能测定的分类,按测定记录资料可分为:生产性能测定(individual performance testing)、同胞测定(sibling test)、后裔测定(progeny testing)、综合测定(combined testing)。
按测定方式、场所和测定结果应用范围,测定制度又可分为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ing)、场内测定(On farm testing)和同步测定(Synchronous testing)。
图20 测定场所
种猪性能测定的技术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种猪测定技术规程是规范种猪测定过程中各项技术操作的具体规定,拟定规程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是:①测定方案的效率;②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③测定方案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拟定种猪技术测定规程,应结合我国种猪生产实际,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也要便于操作,可行性强,最终应起到遗传改良效果。
(1)送测条件与要求受测猪的选择
①受测猪编号清楚,有3代以上系谱记录,符合品种要求,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同窝无遗传缺陷;②送测猪场必须是近3个月内未无传染病疫情,并出具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送测猪在送测前10天应完成必要的免疫注射,并佩有法定的免疫标识;③送测前15天将送测猪在场内隔离饲养,“中心”派员协同场内测定员采集2毫升血清/头,送省或省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中心”要求的血清学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送测猪只;④送测猪在70日龄以内,体重25千克以内,并经2周隔离预试后进入测定期。测定组与头数要求①采用公猪性能测定方案,送测猪要求来源于5个以上公猪血统的后代,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3窝,每窝选1头公猪,共15头。即每个场每批送测15头公猪;②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则在(1)的基础上,每窝增选1头去势公猪和1头小母猪,即每个测定组3头,15个测定组,共45头。
(2)测定性状个体性能测定方案应测定的性状有: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活体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若采用公猪性能与同胞性能相结合的测定方案,除测定以上性状外,须进行同胞屠宰测定,测定的主要性状包括:胴体重、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腿臀比例、胴体瘦肉率、肌肉颜色、肌肉pH、系水力(或滴水损失)、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等。(3)测定方法①种猪收测在2天内完成,送猪车辆必须彻底清洗,严格消毒。“中心”接到送测猪后,重新打上耳号,由测定员按规定进行以下各项检查:系谱资料,健康检查合格证和血清学抗体检验结果,场地检疫证书。
②送测猪到“中心”后,以场为单位进入隔离舍观察2周,经兽医检查合格后进入测定。
③送测猪隔离观察结束后随机进入测定栏,转入测定期。
④在隔离期和测定期间均自由采食,可单栏饲养,也可群饲。
⑤个体重达27~33千克开始测定,至80~105千克时结束。定时称重,进行活体背膘厚测定。每天记录饲料耗量,计算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100千克体重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
⑥送测猪患病应及时治疗,一周内未治愈应退出测定,并称重和结料;若出现死亡,应有尸体解剖记录。
⑦测定结束后,若屠宰应进行胴体测定和肉质评定(测定方法见42、45)。(4)测定猪的饲养管理测定猪栏舍条件应尽量一致,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确定相应的营养水平和相应的饲料配方。
性能测定公猪单栏喂养,2头全同胞或6头半同胞一栏,均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或采用ACEMA电子识别自动记料系统,一般12~15头为一个单元群养。(5)测定成绩评定种猪测定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按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进行性能评定。(6)测定成绩的公布及合格种猪的利用测定结束后,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报告书,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公布。场内测定成绩由各育种场填写,报中心测定站审查后,由中心测定站统一申报,并予以公布。同时,由中心测定站填写测定成绩证明书送各测定单位。经测定判定,不合格的种猪,应予以淘汰,不能留作种用;经测定判定合格的种猪,除进行良种登记外,可进行现场拍卖,对优良种猪应送人工授精站,以充分发挥优良种猪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种猪性能测定?如何开展?
特指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对测定群各个体本身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度量,并依此对该个体的遗传性能作出评价和预测。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要求,进行性能测定的性状指标共有15项。其中,繁殖性状有总产仔数、活产仔数等;生长发育性状有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原厚、眼肌面积(厚度)等;肥育及体性状有饲料利用率、屠宰率和瘦肉率等。
性能测定的开展,可以根据所测定个体以上性状表型值的获取进行组织,如总产仔数的测定,可直接记录生产母猪分娩时总的产仔数,并记录可能影响总产仔数的所有因素,包括生产母猪胎次、产仔季节和品种等。
什么叫种猪性能测定?
特指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对测定群各个体本身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度量,并依此对该个体的遗传性能作出评价和预测。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要求,进行性能测定的性状指标共有15项,其中繁殖性状有总产仔数、活产仔数等,生长发育性状有到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厚度)等,肥育及胴体性状有饲料利用率、屠宰率、瘦肉率等。
怎样正确选购猪用生产性能自动测定设备系统
6、猪用生产性能测定设备选购应注意哪些细节?考察设备称量饲料和体重的准确性,用静态标准砝码,误差当然越小越好。但在测定中动物进出,要保障动态称量精准度难度比较大。首先是饲料消耗计量,这是该设备的技术核心。以称重计量全部饲料消耗,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数据无丢失,没有太大的饲料浪费。如果设备不能准确计量和记录饲料消耗,就没有购买价值。二是,应设立门禁系统,确保体重称量准确性,当日体重记录波动在采食、饮水和排出粪尿体重的3%左右,数据合格率应大于95%。也可以用校准的电子体电子磅对测定栏采食的猪称量体重,误差不应超过采食量。三是,系统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与设备是否具有相互独立性,不能过多依靠系统计算机,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会影响数据安全。计算机与设备通讯是否流通,软件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四是,设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运行噪音等刺激,对动物产生应激。五是,设备电力保障要求不宜过高,使用气动装置的设备,需要配备发电机,会丢失数据、增加操作难度,增加投资和测试成本。六是,设备记录的完整性。设备安装运行后,可把设备屏幕显示各条记录于纸上,然后再对照软件系统的明细记录,看是否有遗漏现象。七是,用于饲料测定设备与软件还要符合饲养试验要求,可对比各站生长和料重比等情况;应有时段停机设置功能,能够进行空腹体重称量;具有料槽占用率(设备占用率),能够把握饲养密度;具有饲料投放管理功能,可以检测饲料利用率或浪费率等。有的厂家还测定饲料测试期环境温度和湿度,可用于跨期测定结果的比较,当然测定指标愈多愈好。八是,有无制造商产品质量管理指标,不欺瞒用户不懂行。如:反映体重称量准确度的 “体重数据合格率”, 反映设备无故障运行率的“料槽占用率”, 反映饲料消耗称量准确度的“饲料利用率”。有的指标制造商即使不在系统软件中提供,也应在产品出厂时提供检测报告。7、怎样了解设备饲料消耗记录的准确性?首先考察设备饲料消耗数据有无丢失的可能性,如突然停电后,当前饲料消耗记录有无丢失;其计量方式必需始终采用称重方式,一些设备计量中有饲料容积推算方法,在不同饲料配方对比试验中,容积差别很大,这种容积推算极有可能实际饲料消耗误差。考察的最好办法是该站某日或一段时间的记录的饲料消耗量与其对应时间饲料投放总量(用电子秤单独称量)对比,有的设备在系统软件中可以直接查询,该期记录的饲料消耗量占饲料投放总量比值,一般应大于98%。低于此值,要么料槽设计不合理,要么计量不准,要么存在数据丢失设计缺陷。8、设备安装场地要求如何?测定猪舍对测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应坚持全进全出制,应有隔离猪舍,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求。猪舍内猪圈数应大于安装设备数,每个猪圈、设备及其携带耳标猪组成一个测定站;测定猪舍应配备电脑工作室、饲料配制准备间,采用机械送料应配备饲料输送间;每个测定猪圈面积>15㎡,过小会增加设备占用率,各猪环境应保持一致,如:猪圈面积、通风、运动场、保暖、饮水、光照、饲养密度、卫生条件、设施等;要确保供水稳定和动物充足饮水,避免饮水不足造成采食量差别,饮水器应远离设备。各猪圈内部均不得设立料槽,严禁机外投料;地面坡度应2%。9、怎样确定购买饲料转化率测定设备的购买数量?按用途,用于种猪测定一般应满足每年补充的纯种猪,根据基础母猪数量,首先计算每年公猪补充量,乘以8倍后备,母猪年补充量乘以3倍后备,每台设备测定周期按90天计算,每年测定2-3次,每次测定数量8-10头。购买设备台数=年补充后备猪总数÷(2*8)。目前,一般企业都首先满足单位种公猪测定,对预备留种的公猪猪进行逐个测定,有条件的企业才开展母猪同胞、半同胞和后裔的生产性能测定。用于饲料配方测定应满足饲料饲养试验要求。根据以往测定统计分析,同一饲料工作站内(组内变异)变异系数一般为5-8%,需要试验猪12-14头,可达到P≤0.01检验水平,可用2个工作站为一个配方组,试验周期各种饲料各不相同,一般预饲期可按5-7天安排。如:常年进行2个配方对照试验可以购买4台设备。当然同时进行3个配方试验,即2因子或单因子2水平试验,只需要增加试验组2台设备,而不需要另外增加对照组设备。10、料槽占用率与饲养密度、设备无故障率有何关系?料槽占用率或设备占用率是确定合理饲养密度的依据。根据该类设备一般使用情况统计,白昼早晨5点至晚间9点料槽占用为60%以上,夜晚料槽占用率应低于50%,为合理的范围。如果夜晚料槽占用率过高(超过50%),可能饲养密度过大,一些测试猪要等到其它猪进入睡眠后,才能采食。如果白昼料槽占用率低于50%,反映设备测试负荷偏小,有一定的闲置。一般颗粒饲料饲喂小猪,料槽占用率偏低,可以适当增加测试猪数量;而粉料饲料饲喂大猪,料槽占用率会明显增高,应减少测试猪数量,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此项与购买设备数量有关。另外,设备占用率,也是反映设备无故障运行的主要指标,一旦白昼出现料槽占用为0,要么设备运行不正常,要么猪群不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