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主要化学成份?
茶的成分(1)
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其中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约30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
1、水分
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制茶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制茶时常将水分的变化作为控制品质的重要生化指标。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高的可达84%左右。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2、蛋白质与氨基酸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4%。茶叶中的氨基酸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酸胺、精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等25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约占氨基酸总量50%以上。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对形成绿茶香气关系极为密切。
3、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红茶汤中出现的“冷后浑”就是咖啡碱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生成的大分子络合物,是衡量红茶品质优劣指标之一。咖啡碱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咖啡碱对人体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
4、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其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对红茶汤色的红艳度和滋味有决定性作用。黄酮类物质又称花黄素,是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之一,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2%。花青素呈苦味,紫色芽中花青素含量较高,如花青素多,茶叶品质不好,会造成红茶发酵困难,影响汤色的红艳度;对绿茶品质更为不利,会造成滋味苦涩、叶底青绿等弊病。茶叶中酚酸含量较低,包括没食子酸、茶没食子素、绿原酸、咖啡酸等。
5、糖类
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6、有机酸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
7、类脂类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8、色素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条红素和茶褐素等。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尤其是绿茶、干茶色泽和叶底的黄绿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的总含量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组成比例。叶绿素a是深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幼嫩芽叶中叶绿素b含量较高,所以干色多呈嫩黄或嫩绿色。在红茶加工的发酵过程中,叶绿素被大量破坏,产生黑褐色物质和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叶中的蛋白质、果胶、糖等物质结合,使红茶干色呈褐红色或乌黑色,叶底呈红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六大茶类的色泽均与茶叶中色素的含量、组成、转化密切相关。
9、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三百余种,鲜叶中香气成分化合物为5O种左右;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O0种以上;红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之多。组成茶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成品绿茶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和吡嗪类的香气成分含量较多,吡嗪类香气成分多在绿茶加工的烘炒过程中形成。红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香气化合物为主,它们多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氧化而成的。
10、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尤以高档名优绿茶含量为高,一般每100克高级绿茶中含量可达250毫克左右,最高的可达500毫克以上。可见,人们通过饮用绿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11、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茶叶中的酶较为复杂,种类很多,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移换酶和同工异构酶等几大类。酶蛋白具有一般蛋白质的特性,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有易变性失活的特点。各类酶均有其活性的最适温度范围,一般在30C~50℃范围内酶活性最强。酶若失活、变性,则就丧失了催化能力。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如多酚氧化酶,只能使茶多酚物质氧化,聚合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蛋白酶只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茶叶加工就是利用酶具有的这种特性,用技术手段钝化或激发酶的活性,使其沿着茶类所需的要求发生酶促反应而获得各类茶特有的色香味。如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就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制止由酶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绿叶绿汤的品质特点。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就是激化酶的活性,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12、无机化合物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这些无机化合物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质称之为“灰分”。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茶叶中含量最多的水溶性成分是什么?
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也是茶叶发挥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最典型的代表是儿茶素(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
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时后,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并能在高水平状态持续一个半小时。
γ波可帮助控制焦虑情绪,提高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和总体机能,一般3-4杯绿茶能含有100-200毫克的茶氨酸,这使得绿茶在抗压力和抗焦虑方面有较好的功效。
扩展资料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
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叶
氨基酸的种类
已知基本氨基酸有二十个品种,其中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制造,我们称之为必须氨基酸,需要由食物提供。此外,人体合成精氨酸、组氨酸的力不足于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半必须氨基酸。其余的十种氨基酸人体能够自己制造,我们称之为非必须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200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20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氨基酸被人体用于制造抗体蛋白以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侵染,制造血红蛋白以传送氧气,制造酶和激素以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氨基酸是制造精卵细胞的主体物质,是合成神经介质的不可缺少的前提物质;氨基酸能够为机体和大脑活动提供能源,氨基酸是一切生命之元。
氨基酸对人体的作用
一.甘氨酸 (GLY)
1、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
2、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值,防治糖尿病
3、能防治血凝、血栓
4、提高肌肉活力,防止胃酸过多
5、甜味为砂糖的0.8倍,对人体有补益等营养作用
二.亮氨酸(LEU)
1、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值,对治疗头晕有作用
2、促进皮肤、伤口及骨头有愈合作用
3、如果缺乏时,会停止生长,体重减轻
三.蛋氨酸 (MET)
1、参与胆碱的合成,具有去脂的功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血脂症
2、有提高肌肉活力的功能
3、促进皮肤蛋白质和胰岛素的合??
四.酪氨酸 (TYR)
1、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黑色素的必需氨基酸
2、可防治老年痴呆症
3、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
4、对治疗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神经性炎症及发育不良等效果
5、与色素形成有关系,缺乏时会利白化症
五.组氨酸(HIS)
1、参与血球蛋白合成,促进血液生成
2、产生组氨、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壁的渗透性
3、医治胃病、十二指肠等有特效
4、促进腺体分泌,对过敏性疫病有效果
5、可治疗消化性溃疡、发育不良等症状
6、对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降低血压、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 有效果
六.苏氨酸(THR)
人体必需,缺乏时会使人消瘦,甚至死亡
七.丙氨酸(ALA)
1、能促进血液中酒精的代谢(分解)作用增强肝功能,有保肝护肝作用
2、甜味为砂糖的1.2倍
八.异亮氨酸 (ILE)
1、能维持机体平衡,治疗精神障碍
2、有促进食欲的增加和抗贫血的作用
3、如果缺乏时,会出现体力衰竭,昏迷等症状
九.色氨酸(TRY)
1、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2、防治癞皮病
3、促进生长,增加食欲
4、甜味为砂糖的35倍,配制生产的低塘食物等对糖尿病、肥胖病人食用较好
十.胱氨酸 (CYS)
1、有治疗脂肪肝和解毒效果
2、治疗皮肤的损伤,对病后、产后脱发有疗效
十一.赖氨酸(LYB)
1、参与结缔组织、微血管上皮细胞间质的形成,并保持正常的渗 透性
2、可增加食欲,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免疫能力,改善发育 迟缓,防止蛀牙,促进儿童生长
3、提高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
4、如果缺乏,会降低人的敏感性,妇女会停经,出现贫血、头晕、头昏和恶心等病状
十二.天门冬氨酸(ASP)
1、降代血氨,对肝有保护作用
2、对肌肉有保护作用,可治疗心绞痛,对心肌梗塞等有防治效果
3、增加鲜味,促进食欲
十三.缬氨酸(VAL)
1、促使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2、如果缺乏时,会造成触觉敏感度特别提高,肌肉的共济运动失调
3、可作为肝昏迷的治疗药物
十四.苯丙氨酸(PHE)
在机体内转变为酪氨酸,促进甲状腺素和肾和肾上腺素的合成
十五.脯氨酸 (PRO)
对高血压有疗效作用
十六.丝氨酸 (SER)
1、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治高血压
2、是脑等组织中的丝氨酸磷脂的组成部分
3、结核细菌病有效果,可治疗肺病
十七.谷氨酸 (GLU)
1、降低血氨,有解氨毒的作用
2、参与脑的蛋白和塘代谢,促进氧化,改善中枢神经活动,有维持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作用,促进智力的增加
3、对严重肝功能不全,肝昏迷,酸中毒,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 衰弱等有治疗效果
4、对治疗胃溃疡、胃液缺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效果
5、保护皮肤湿润,防治干裂,如配制的洗涤剂、化妆品,对皮肤、粘膜元刺激,适于幼儿及皮肤病患者使用
十八.精氨酸(ARG)
1、降低血氨,促进体中尿素生成,治疗肝昏迷等
2、增加肌肉活力,保持性功能,对治疗精子减少症有作用
亮氨酸
功能:
·促进睡眠
·减低对疼痛的敏感
·缓解偏头痛·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
·减轻因酒精而引起人体中化学反应失调的症状,并有助于控制酒精中毒
参考食物:牛奶、鱼类、香蕉、花生及所有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赖氨酸
功能:
·可减低或防止单纯性疱疹感染(热病疱疹和口唇疱疹)的发生
·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使制造能量的脂肪酸可被正常利用
·有助于消除某些不孕症
参考食物:鱼肉、豆类制品、脱脂牛奶、杏仁、花生、南瓜子和芝麻
苯丙氨酸
功能:
·降低饥饿感
·提高性欲
·改善记忆力及提高思维的敏捷度
·消除抑郁情绪
参考食物:面包、豆类制品、脱脂牛奶、杏仁、花生、南瓜子和芝麻
异亮氨酸、缬氨酸
功能:
·血红蛋白形成必需
·调节糖和能量的水平,帮助提高体能
·帮助修复肌肉组织
·加快创伤愈合
·治疗肝功能衰竭
·提高血糖水平,增加生长激素的产生
参考食物:鸡蛋、大豆、黑麦、全麦、糙米、鱼类与奶制品
苏氨酸
功能:
·是协助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防止肝脏中脂肪的累积
·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免疫系统
参考食物:肉类等
蛋氨酸
功能:
·帮助分解脂肪,能预防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
·将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除去
·防止肌肉软弱无力
· 治疗风湿热和怀孕时的毒血症
·一种有利的抗氧化剂
参考食物:大豆、其它豆类、鱼类、大蒜、肉类、洋葱和酸奶
色氨酸
功能:
·有助于减轻焦躁不安感
·促进睡眠
·可控制酒精中毒
人体所非必须的十二种氨基酸和必须的八种氨基酸个叫什么名字?
对人来说非必需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酸。这些氨基酸由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物或由必需氨基酸合成碳链,进一步由氨基转移反应引入氨基生成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其中,发现组氨酸为婴儿所必需,因此婴儿的必需氨基酸为9种(其余为八种)而且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须通过食物来摄取,这些氨基酸就称为必需氨基酸。
扩展资料
精氨酸的重要代谢功能是促进伤口的愈合作用,它可促进胶原组织的合成,故能修复伤口。在伤口分泌液中可观察到精氨酸酶活性的升高,这也表明伤口附近的精氨酸需要量大增。精氨酸能促进伤口周围的微循环而促使伤口早日痊愈。
精氨酸的免疫调节功能,可防止胸腺的退化(尤其是受伤后的退化),补充精氨酸能增加胸腺的重量,促进胸腺中淋巴细胞的生长。补充精氨酸还能减少患肿瘤动物的体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提高动物的存活时间与存活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必需氨基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