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废水怎么处理?
制药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 、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
1、物化处理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混凝法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2)气浮法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3)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某制药厂采用煤灰吸附-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其废水。结果显示, 吸附预处理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4)膜分离法膜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和纤维膜,可回收有用物质,减少有机物的排放总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及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约能源。朱安娜等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分离实验,发现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
(5)电解法该法处理废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电解法又有很好的脱色效果。采用电解法预处理核黄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3%和67%。
2、化学处理化学法包括铁炭法、化学氧化还原法(fenton试剂、H2O2、O3)、深度氧化技术等。
(1)铁炭法工业运行表明,以Fe-C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步骤,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采用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气浮联合处理工艺处理医药中间体生产废水,铁炭法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0%。
(2)Fenton试剂处理法亚铁盐和H2O2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C2O4-)等引入Fenton试剂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强。以TiO2为催化剂,9 W低压汞灯为光源,用Fenton试剂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完全脱色,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化合物从8.05 mg/L降至0.41 mg/L。采用该法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对COD有较好的去除率。
(3)氧化技术又称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饱合烃的降解,且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紫外线、热、压力等处理方法相比,超声波对有机物的处理更直接,对设备的要求更低,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好氧-厌氧等组合方法。
(1)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制药废水大多是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时一般需对原液进行稀释,因此动力消耗大,且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很难直接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所以单独使用好氧处理的不多,一般需进行预处理。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触氧化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2)厌氧生物处理目前国内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以厌氧法为主,但经单独的厌氧方法处理后出水COD仍较高,一般需要进行后处理(如好氧生物处理)。目前仍需加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及进行深入的运行条件研究。在处理制药废水中应用较成功的有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水解法等。
(3)厌氧-好氧及其他组合处理工艺由于单独的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厌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组合工艺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耐冲击性、投资成本、处理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脯氨酸属于哪一类废液
非极性氨基酸。脯氨酸从整个分子结构来看是极性分子,但属于非极性氨基酸。这是因为氨基酸极性的判断根据为侧链的性质而非整个氨基酸分子。现实中存在许多像这样的是极性分子的非极性氨基酸。
有谁知道含氨基酸的废水的去除方法?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串联装置,处理含有大量氨基酸和皂素的制药废水.系统的总COD去除率平均在86%左右.当厌氧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为10~21 kg/(m3?d),COD去除率平均为70%左右;好氧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率为2.48~2.87 kg/(m3?d),COD去除率为59%.
酱油有很多种怎么辨认??
酱油是日常生活离不了的一种调味品,不同的用途需选择不同的酱油。随着酱油品种越来越丰富,因此,如何挑选酱油成为家庭主妇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要想买到合适的酱油,首先要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可知其原料档次的高低。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如果是酿造酱油应看清标注的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高盐稀态酱油,还是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速酿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每百毫升的氨基酸态氮所含克数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为特级,≥0.4g/100ml为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
同时还要看清酱油用途。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高,如果是供烹调用的,则千万别用于拌凉菜。
其次要闻香气。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有一种独有的酯香气,香气丰富醇正。如果闻到的味道呈酸臭味、煳味、异味都是不正常的。
最后看颜色。以往人们选购酱油有一个误区,以为颜色越深越好。其实,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酱油颜色太深了,则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香气,滋味相比会差一些,这类酱油仅仅适合烹制红烧菜肴。
酱油的分类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01发布了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GB18186—2000),于2001—09—01实施。原国家国内贸易局2000—06—20发布了配制酱油的行业标准(SB10336—2000),于2000—12—20实施。这些标准就酱油的定义、分类作了规范的解释。
1、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 脱脂大豆 、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按工艺分为两类:
一、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1)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2)固稀发酵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在发酵阶段先以高盐度、小水量固态制醅。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再稀释成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以脱脂大豆及麦麸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2、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注意: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比例(以全氮计)不得少于50%;配制酱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废液,胱氨酸废液,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液。
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
酱油只有两种分类: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
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只要在生产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即是配制酱油。
中国GB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将在商品标签上注明是「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列为强制执行内容。
因著色力不同,酱油亦有生抽、老抽之别,前者著色力弱而后者强,至于生抽王,是厂商故意表示好的意思,没什么特别。
取自””
页面分类: 调味料
氨基酸废水处理采用什么成熟工艺
目前,对于氨基酸废水处理,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可以普遍推广的处理工艺。
国家主要采用强氧化预处理工艺和稀释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此类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可靠,但运行费用高昂。一些常规的物化工艺也经常被应用在医药行业的废水处理中,例如混凝沉淀工艺、电解工艺、化学氧化工艺。生物处理普遍采用厌氧水解工艺和好氧处理工艺,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处理效果差别很大。宜昌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氨基酸原料所排放的氨基酸废水属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废水BOD5/CODcr=0.57,属于可生化性较好的工业废水。可以采用水解酸化、二级好氧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经工艺比选论证,确定废水处理工艺为:进水→细格栅→调节池→一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池→涡凹气浮器→配水井→曝气生物滤池→二沉池→出水。对氨基酸医药废水的物化处理进行了混凝试验研究。通过混凝试验确定了有机与无机混凝剂混配的用量:聚合硫酸铁(PFS)为200mg/L,聚丙烯酰胺(PAM)用量为3mg/L。废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水量4000m3/d,进水CODcr为14000mg/L,BOD5为8000mg/L,SS浓度6700mg/L,NH3-N为890mg/L,出水CODcr为95.3mg/L,BOD5为32.8mg/L,SS为35.1mg/L,NH3-N为18.3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宜昌某制药有限公司氨基酸医药废水处理工程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可为同类生产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废水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状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
属于重力分离法的处理单元有沉淀、上浮(气浮)等,相应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及其附属装置等。离心分离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使用的处理装置有离心分离机和水旋分离器等。
筛滤截留法有栅筛截留和过滤两种处理单元,前者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格栅、筛网,而后者使用的是砂滤池和微孔滤机等。
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方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其处理单元有蒸发、结晶等。一种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处理可以与活性污泥法一同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粉末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可吸附那些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并最终同污泥一起收集。活性炭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危险是失效的活性炭可能一直存在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