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开始投放猪肉储备意味着什么?对猪价影响是什么?
据央广网音讯,分批次投放猪肉储藏将于2022年9月份最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开展研讨所研讨员王明利示意,此次投放储藏猪肉是斟酌到节日花费的当令操纵。“一方面,它受时节气分影响。另一方面,储藏肉到必然期间也得轮换。”王明利说。9月开始投放猪肉储备意味着什么?对猪价影响是什么?
意味着寒冷天气的即将来临。
九月份的到来,代表秋冬季节即将到来,秋冬季节对小猪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天意寒冷时,不仅会影响小猪的吃食量,也会影响小猪的生长速度。因为猪是恒温动物,在秋冬季节里低温的情况下,猪摄取的能量首先要保障御寒,而没有充足的能量用于生长。所以九月开始投放猪肉储备,价值更高。
意味着中秋、国庆的临近
节日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保障备受关注。中秋国庆期间,将全面启动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日报制度,加强粮油肉菜禽蛋奶水产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的监测分析,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加强值守,做好值班记录,以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品种丰富,基本可满足居民生活所需。
储备肉到一定时期也得轮换
无论是储备肉还是储备粮,都实行轮储制度。也就是说,每隔几个月就会把储备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卖,同时购入新农产品进行储备,以此确保储备品的新鲜。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这样对猪的价格会有稳定的保障,不会过高提高猪价。
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最近几日猪价的表现让养殖户开心不已毕竟10天前还是深亏区的猪价现在已经涨至接近成本线涨势最猛的时候睡一晚上一头猪增值100多元确实是惊喜。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35元/公斤较昨天上涨0.17元/公斤。难得的是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上涨势头依旧迅猛。其中辽宁、河北、安徽等几个地方的涨幅均在0.5元左右全国70%以上的地区猪价均涨至7元以上但是南方地区已经出现下跌。#生猪行情#
关于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长期的亏损让猪场抗价惜售情绪愈加浓厚。
2、市场普遍看好下半年猪价流向二次育肥的猪增多。
3、受到公共事件的影响短期内促进猪肉消费。
对于未来一两个月的猪价走势业内的普遍判断是弱势盘桓为主
判断的主要依据也有3个1、目前仍是猪肉消费淡季消费没有根本支撑猪价上涨动力不足。 2、受到公共事件影响未来的五一小长假等提振作用有限。3、二季度肉猪供应量充足。
那么为什么说二季度生猪供应较为充足呢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时仔猪出生量处于高位约为1.9亿头而今年第一季度则降至1.69亿头。减少了约2000万头。仔猪出栏约需要5-6个月时间也就是说仔猪出生量往后顺延两个季度就是可以得到生猪的出栏量。照此推算今年二季度的生猪出栏量为高峰期三季度的出栏量将明显减少。这也是对“三季度猪价将扭亏为盈出现明显上涨”说法的有力支撑
对于二季度猪价不太乐观的养猪人却普遍看好9月份以后的猪价。
仔猪补栏异常火爆
近期仔猪价格和生猪价格保持高度同频连续出现上涨今日仔猪均价已经逼近30元/公斤大关。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外购一头30斤的小猪大概需要450元左右。
在昨天关于仔猪价格的文章下面有养猪朋友留言称补栏30斤的小猪100多头平均500元/头。据了解目前仔猪市场异常火爆很多母猪场的仔猪已经预定售空这也是养猪人看好下半年行情。关于这一点从我们的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养猪人的判断。
从问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9月份以后的猪价会在9元以上。那么按照昨天的成本计算方案现在补栏等到5个月后出栏的时候成本大概在7.6元/斤左右。如果9月份后猪价真能涨至9元以上那么一头猪就有300多的利润属于偏高些的盈利空间。
警惕对于第三季度而言要警惕二次育肥的影响。当前市场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二次育肥积极性增加或将生猪出栏压力集中到第三季度对猪价形成冲击这是需要养猪人警惕的。
大猪企们已做好“猪价再低两年”的准备,为何却还逆势扩张?
2021年各大猪企亏了个“底儿掉”,2022年还要逆势扩张,难道他们不知道2022年猪价不会太高?答案自然是知道,并且大猪企们已经做好了“猪价再低两年”的准备,那么既然知道为何还要逆势扩张?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官方出台的方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明确提出,以调节各省(市)能繁母猪的数量为基础手段,达到生猪产能总体平稳的目的。说白了,每个省份有能繁母猪的“指标”,达不到指标的省份就要想办法增加能繁,超过了指标的省份就要压减能繁。
这也就意味着,规模场首先要和本省的猪场“抢指标”,其次要和其他省份的猪场“抢蛋糕”。即便知道2022年没有多少盈利可言,但是为了长远的“市场份额”考虑,也要咬着牙加入战局。
猪场之间不断的扩张,不断的竞争,养猪行业开始进入“内卷”。大家都清楚,既然未来猪价不会太高,那么就只能在自身上下功夫,一时间,各猪企之间开始拼技术、拼资金、拼人脉等等,使出了浑身解数只为了能在这场战局中存活,只有活下来,才有在未来继续强夺“指标”的资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轮猪周期后,中国养猪业的“暴利”时代将终结,未来将迎来“低利润”时代。在低猪价的影响下有不少养猪场,特别是散户会选择退出,这就恰好给了猪企抢占市场的“契机”,并且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认为是因为猪价太低,自己选择了退出,而非被谁给挤掉了………
大猪企们“顺利成章”的抢占这市场份额,“养猪巨头”们很明白,扩产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猪价2022年还会上涨吗
应该会涨价,因为2021年猪价跌了。
1. 从生猪的价格来看
年初以来,活猪的价格从18元以上跌到60%以上,大部分养殖户都处于每头猪300-500元的亏损区间。近日来,受需求上升带动,生猪价格有所上涨,但仅小幅上涨了两天,今天市场波动较大。9月15日,生猪价格显示,只有华中、华东、西部地区局部上涨,吉林、辽宁、河北等东北、华北地区再次下跌,市场小幅上涨。
从生猪价格来看,受饲料价格上涨、人为价格上涨、防疫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养殖成本较2017年前上涨了2元左右。在成本支撑下,5.5-6.5元的生猪价格应该是当前生猪周期的底部,这足以让一些农户离开生猪市场。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薄弱的产能将继续被淘汰。
2. 从猪的循环变化规律来看
一般来说,生猪的一个涨跌周期大约需要4年时间,例如前两轮生猪周期:2010年7月为生猪周期的最低点,4年后至2014年4月再次回到5.5元/kg的最低点;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生猪价格跌至5.0元左右,完成了新一轮的起落周期。当前的生猪周期从2018年6月开始上升。如果再用4年的时间来计算,预计将在2022年6月结束,这还需要8个月的时间。
根据以上分析,无论从价格的小猪,播种股票的变化,或猪周期的时间节点,我个人认为会有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在2022年6月之前,特别是在今年11月和12月,当猪肉价格反弹的概率很高,但这并不是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开始,真正的上涨拐点应该出现在2022年6月和7月。
【拓展资料】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生猪生产能力缺口和生猪价格高企的现象不会长期存在,生猪价格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猪肉供应正在逐步改善。2022年以后,一些公司可能会失去钱在个人几个月,但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外包母猪和self-breeding大差距,包括今年的疫情和洪水,它有一个伟大的对猪养殖业和价格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
上市公司的人比较乐观。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猪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它不可能一直高,但在一两年之内不会这么快。”
然而,生猪价格的下跌并不意味着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面临“灭绝灾难”,而可能是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机遇。根据蔡联社记者获得的信息,自2007年俄罗斯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在2016年达到高峰,目前仍在俄罗斯肆虐。在此期间,后院农场和小型农场在俄罗斯猪肉生产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75%下降到2018年的15%,俄罗斯猪肉总产量从2005年的15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6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