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肥壮根粉怎么用
可以试一下这两个方法:
1、土壤施肥
通常作为基肥和种肥,通常与含有氮、磷、钾等化肥和有机生物肥一起均匀施入,施用量根据作物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种类而定不宜过大。
2、根外追施
将可溶性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或滴灌,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而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在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或滴灌,以提高肥效
注意事项:
1、防止微肥用量过大:要均匀施肥,浓度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
2、土壤调节: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通过菌肥进行土壤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中微量元素营养条件。3、不可替代性:中微量元素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
中微量元素类肥料的作用肥知多少
微量元素类肥料的作用
微量元素是指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主要有铁、铜、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由于他们在植株内往往是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因此,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反之,如果这些元素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引起人、畜的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以下就6种微量元素的营养作用和缺乏时作物的表现做一个简单介绍,以增加广大农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认识。
1、硼的营养作用 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双子叶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于单子叶植物。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缺硼的一个重要症状是子粒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形成,从而影响作物的收成,硼对作物体内糖的合成和运输有促进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留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2、铁的营养作用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失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另外,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有影响。
3、铜的营养作用 铜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增强植物的抗性。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4、锌的营养作用 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
5、锰的营养作用 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增多散布于全叶,使叶片变成红灰色,叶片皱缩。
6、钼的营养作用 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成萎蔫态。 (曼萱)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随着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对减少,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和作物在不断增加,因此有不少农民和肥料营销商询问,怎样才能知道作物是否缺中微量元素?缺了该怎么办?
作物缺中微量元素可以用哪些方法补救?
不一定每个地块、每种作物都需要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要因缺施肥。如果需要补施这些养分,可以通过土壤施肥、叶面喷施、浸种、拌种、蘸秧根等方法。在施肥方法上,微肥作基肥时因用量少,应与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或潮干土拌匀后施用;作叶面肥时,应避开烈日和雨天,一般在下午4时后进行。不可随意与碱性农药或化肥混合配液。叶面肥溶液的用量每亩约50公斤,一般不超过75公斤,以叶的正、背面喷遍,肥液开始下滴为宜。
盲目过量施用微肥会危及环境安全,发现缺中微量元素症状再施用为时已晚,而个体农户或农场又难以进行缺中微量元素的测试诊断,该怎么办呢?较为可行的判别方法是:凡是连续高产而又长期不施有机肥的田块,长期遭雨水冲刷的岗坡地,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地等都可能缺中微量元素,南方红壤、西北旱区和经济作物土壤缺素可能性更大。对大田作物,要重点关注对某一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敏感的作物,例如玉米、水稻易缺锌,油菜、棉花易缺硼,豆科作物易缺铁、缺钼,花生易缺铁、缺钙等。另一种方法是进行小面积的微肥施用与不施的对比试验,施后有效的为缺中微量元素,否则为不缺。
各种作物的中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用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大致相当,甚至更多,而微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用量较少,例如多数大田作物亩施用量,硫酸锌只有1~2公斤,硼砂只有0.5~1公斤。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高一些,一般每亩也不超过3~5公斤。所以多在播种或移栽前将微肥与潮干土或腐熟有机肥混拌均匀后,与基肥一起沟施或穴施。多数微肥与磷肥混拌后会形成难溶性物质,相互降低肥效,所以两者不要混合在一起施用。
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抗病毒的功效吗?
中微量元素提高植物长势,对病毒病有一定效果。
现在有部分中微量元素肥料加入了一些免疫诱抗剂,抗病毒能力更好。
病毒病防治:
1 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③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后洗净催芽播种。
2 也可用新型的病毒病诱抗剂葡聚烯糖或氨基寡糖素来防治。
病毒病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市场上防治病毒病的药剂有植病灵、32%核苷·溴·吗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病毒杀星等。在通常情况下,若病毒病不严重,一般用上述任何一种药剂防治3次即可,但若病情严重并且环境条件又不利于蔬菜生长时,单靠上述任何一种药剂防治是不理想的。
中微量元素调理营养肥是MgSO4·7H2O≥35%,Ca≥7%,S≥3%,内含硼铁锰铜锌钼硅甲克素等微量元素。
调酸除盐松土壤,养根固氮免深耕,防病增产抗重茬,解磷解钾提肥效。对果树.瓜果.蔬菜膨大坐果有奇效;抗重茬.抗低温.着色好.生根快.防裂果;预防因缺微量元素引起的各种生理病害。
中微量元素对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有重要作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发展,有助于解决当前施肥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中国75%以上的耕地不同程度的缺少微量元素。耕地中有七成是中低产田,大部分缺乏中、微量元素。耕地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失衡问题:主要是有机与无机失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失衡、大量元素失衡、中微量元素失衡。
中微肥具体包括什么肥料?
中微肥包括:镁肥,铜肥、硼肥、钼肥、锰肥、铁肥和锌肥等
中微肥是中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组合后产生的复合肥总称。全名是中微量元素复合肥。中量元素是指钙、镁、硫、硅。微量元素是指锌、锰、铜、铁、钼、硼。中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中微肥的作用: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部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尽管在作物体内含量少,但作物缺乏某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微量元素用量不能过大,过量施用不但经济上浪费,而且会出现作物中毒现象,为了有效地发挥微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因土,因作物有针对性的施肥。
常用主要中微肥及施用方法:
1、硼肥: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还有硼镁肥等。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每亩土壤追施0.5-0.7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2-0.5克。
2、锌肥:主要有硫酸锌,另外还有氧化锌、氮化锌、鳌合态锌等。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壤追施每亩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
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1-3克。
3、钼肥:主要有钼酸铵,其次还有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每亩土壤追施50-150克,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2~5克。
4、铜肥:主要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鳌合态铜、含铜矿渣等。硫酸铜为常用铜肥,每亩土壤追施0.8-1.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3克。
5、锰肥:主要有硫酸锰,其次还有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每亩土壤追施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4-8克。
6、铁肥:主要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鳌合物等。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每亩土壤追施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