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氨酸法复合肥产量数据对比 氨酸复合肥的优势

复合肥的几种制造方法,谢谢!!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普通复配,按照造粒设备分为:圆盘造粒(主要生产低浓度及中浓度复肥)、转鼓造粒(高中低浓度均能生产,尤其是生产高浓度需要蒸汽配合)。

喷浆造粒:1、将尿素熔融作为液相造粒

2、用磷酸作为液相造粒,氮素用液氨。

3、氯化钾经过加酸脱氯,处理过的硫酸钾液体作为液相造粒。

高塔造粒。实际上喷浆造粒的一种形式。

掺混肥(BB肥),主要是简单混合均匀就行,工艺上非常简单。但一般不归入复合肥。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氨酸法生产复合肥配料怎么计算?在各种配料中如何确定硫酸用量? 用氨酸法生产时能不能看清造粒机内的物料

硫酸作为填充料来使用,先计算出各个养分的配比后,吨肥按照25公斤计算就可以了!用氨酸法是可以看清造粒机内的物料的,前提是氨酸造粒分2种类型,1.埋管工艺,2.喷浆工艺,1类雾气比较大一些!关于热风炉和烘干机的问题要看你的生产能力来定!还有热风炉的型号!

复合肥有几种生产工艺,各工艺作用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

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

另外氨化造粒和喷浆造粒之间有什么区别?

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氨酸法工艺流程: 将多种基础肥料及添加剂按工艺配方要求分批计量,经混料机搅拌均匀后与返料一起,由电子计量皮带输送入造粒机内。

浓度98%或93%的硫酸经槽车外购入硫酸储槽存放,经泵打入硫酸稀释储槽并计量后供造粒所需。液氨经蒸发为气氨由管道输送入造粒机内。氨和硫酸在造粒机内的管道中连续反应直接进入造粒机料层进行造粒工作。物料在70~80℃温度和蒸汽的调节下在造粒机内团聚成粒。成粒的湿物料在皮带运输机上冷却硬化后,再进入烘干机干燥脱水。

烘干后的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后的大颗粒经破碎后与筛下细料一道返回造粒机再造粒。合格的颗粒经防潮、防结块的包膜处理后经风冷进入成品再次筛分、计量包装。包装好的成品由转运车运入库房存放。

造粒机所产生的废气由通风机抽出并送入尾气水洗装置系统洗涤。干燥热风由热风炉经热风机提供。烘干后的尾气经高效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由尾气风机送洗涤塔洗涤并由烟囱排空。出洗涤塔的洗涤水循环使用,部分泵入硫酸稀释储槽做稀释补充水用。经洗涤后的尾气排入大气。

喷浆造粒工艺可以参考磷肥与复婚肥料书。

高塔熔体造粒原理及工艺流程

高塔熔体造粒工艺技术是利用熔融尿素和磷酸一铵、氯化钾可以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粉状磷酸一铵、氯化钾、添加剂等各自加热后,加入熔融尿素中,通过反应生成流动性良好的NPK共熔体,再通过专用喷头喷入复合肥造粒塔,在空气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获得养分分布均匀,颗粒性状较好的复合肥料。产品规格有:24-12-12,23-11-11, 24-0-24等。

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料处理、造粒、冷却处理。见下图示。

高塔造粒技术主要利用了熔体造粒法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磷酸一铵(MAP)、硝酸磷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

氨化是添加气氨和水,使混合原料处于弱碱性,提高造粒活性;氨酸反应是为了提高造粒温度,也可调整养分含量,促进造粒。

氨酸是氨和酸在造粒机的料层里发生反应,利用硫酸和氨、磷酸一铵和氨的反应热及其粘性和砂性物料粘合成粒的过程。

氨化是磷酸一铵溶解后,和脱氯后的硫酸氢钾一起混酸,再在管式反应器里和气氨一起发生中和反应,在喷到造粒机的料层里,形成涂布造粒,使砂性物料长大的造粒过程。

氨化的不规则粒

氨酸的都比较圆

氨酸的氯的多,氨化的硫的多

氨化造粒复合肥是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目前,国内生产的的S—NPK复合肥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氨化造粒与喷浆造粒,这两种生产工艺所产的复合肥有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优势:氨化所生产的复合肥的氮含量高可做到14%以上,水溶磷高可达95%以上,而喷浆造粒的复合肥的氮含量低,只能做到12%左右,水溶磷低,约80%,肥效远不如氨化所生产的产品。

2、生产工艺:氨化生产的工艺是采用的管式反应器,其反应全部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的中和度可达1.5以上,反应停留的时间短,只有不到10秒的时间,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高,反应时间短,来不及生成磷酸盐的沉淀,没有磷的退化现象,所以水溶磷高。 喷浆造粒的反应是用传统的槽式中和,反应停留的时间长,多达30分钟以上,中和度低,只能做到1.1左右,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低,反应停留时间长,磷酸中的磷酸盐沉淀,造成磷的退化,所以水溶磷含量低。

3、技术含量:喷浆造粒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操作稳定,目前生产的企业较多;转鼓氨化造粒由于其操作条件范围较小,操作较难控制,生产正常的厂家不多,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家的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而真正采用全料浆形式的只有8、9家。

综合以上各点,氨化造粒复肥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作基肥亩施用35-40公斤,特别对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复合肥改良氨酸法是什么工艺(硝硫基)

氨酸法工艺是近两年来国内出现的一种最新的复肥生产技术,与传统复混肥生产工艺相比,氨酸法工艺以其低成本,低能耗,高产量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代表了复肥生产工艺发展的一个方向。 

 传统复肥生产为团粒法转鼓造粒,利用蒸气提供热量和水分,而氨酸法造粒则是利用氨酸反应时产生的大量反应热来加热物料,与传统复肥生产蒸汽受热方式相比,由于受热面以及受热方式的不同,氨酸造粒可以加热物料至80-100度,而传统工艺只有60度左右,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化学盐类的溶解度,在相同的液相比例下造粒物料水分可以降低2-3%,同时成球率明显提高。也就是说,用同等规模烘干系统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烘干能力。 

在氨酸反应过程控制中,氨是略过量的,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硫酸的充分反应,确保成品PH值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略微过量的氨还可以进一步中和原料中磷酸一铵的酸性,改善物料的成球物性,大大提高物料造粒的成球率。据测算,氨酸工艺的造粒成球率可以达到60-90%,而按常规工艺只有40-60%。返料比的改变直接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一般而言,常规设计的复肥生产线能力如果改为氨酸工艺生产,一般产量可以提高30%-50%,每吨成品能耗可以降低40%左右,这也体现了集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由于造粒过程成球物性的改善,对于常规15-15-15,16-16-16等配方,生产时无需再加入任何粘结剂便可以达到良好的成球状况,就当前市场行情,氮源中氯化铵与尿素单位养分价格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可以大量使用低价氮源,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的原料成本。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