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撒在地面上会挥发吗
会的。
化肥即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化学肥料种类繁多,贮藏存放一段时间后,其包装上的标识会变得不清晰甚至无法辩认,给使用造成不便,这里介绍几种常用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1.外观鉴别:氮肥除石灰氮略呈浅褐色外,其他均匀白色结晶状,钾肥为白色结晶,但加拿大钾肥为红褐色.磷肥一般呈粉状,多为灰白色或灰色.
2.溶解度鉴别法:一般氮肥和钾肥都可溶于水,而磷肥仅部分溶于水或不溶于水,其中过磷酸钙部分溶于水且有酸味,而钙镁磷肥与磷矿粉不溶于水.
3.与碱性物反应:取少许肥料与等量的生、熟石灰一起混合,加大研磨,能嗅到刺鼻的氨味,则为含氮的氮肥或复混肥.否则为不含氨的肥料.
4.燃烧法:将把料放在一块铁板上,在火上灼烧观察:大量冒白烟,有氨臭,无残渣,为磷酸氢铵;不熔融,直接升华或分解,有酸味的为氯化铵;可溶融成液体或半液体,大量冒白烧,有氨味和刺鼻的二氧化硫味,残留物冒黄泡,为硫酸铵,灼烧时肥料没有明显变化,但有爆裂声,干炸跳动,撒在火中,火焰呈紫色的为钾肥,其中跳动剧烈而在水中溶解很慢的为硫酸钾,反之为氯化钾,撒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助燃作用的为硝酸钾.
复合肥在土壤上多长时间会挥发?
在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复合肥溶化后氨气就开始挥发,第三天氮肥会因挥发而损失过半。如果降雨量较大,形成了径流,氮磷钾三种元素都会受损失。所以要开沟施用复合肥,施肥后要及时覆土,降低肥料损失。
硫酸钾复合肥肥效能挥发多久
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肥料,硫酸钾复合肥中的钾是来自硫酸钾,如果复合肥中含氯,复合肥的钾是来自氯化钾。氮、磷、钾复合肥受潮或吸水易溶,磷、钾肥不挥发,氮受潮或吸水形成氨而挥发。至于能挥发多久,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
什么叫复合肥料?它有何特点?生产上如何合理施用?
复合化肥即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表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适合于作基肥。一般亩用量为30至40千克。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
复合肥分解较慢,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地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速效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现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善和大宗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至30%之间,中浓度在30%至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
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到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复合肥配比原料不同,应注意养分成分的使用范围。不同品牌、不同浓度复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使用。含硝酸根的复合肥,不要在叶菜类和水田里使用含铵离子的复合肥,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不要在忌氯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否则,将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
复合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大量元素,氨表施易挥发损失或雨水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扎,遇干旱情况肥料无法溶解,肥效更差。所以复合肥的施用应尽可能避免地表撒施,应深施覆土。
正确使用复合肥,会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收益。另外在选择复合肥时也要注意所含的养分情况以及包装和生产厂家,谨防受骗。
植物需要的元素不只是氮,磷,钾,还需钙,镁等多种元素,复合肥实际上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所需元素的肥料。如羟基磷酸钙,硝酸铵等。对植物施用复合肥应该注意植物的生长期,种类,并施用含有植物所需元素的复合肥,利于植物生长。若复合肥施用过量,会造成植物体内某种元素富集,影响植物生长,还可能使土壤下液体浓度过高,造成烧苗现象。
氨挥发及其特点
氨挥发是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等)施入农田后,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NH3,并挥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含有
或能转化为
的各种氮肥施入土中后,在土壤溶液中存在着
NH3平衡(张乃明等,2002):
区域地下水演化过程及其与相邻层圈的相互作用
氨挥发强度受控于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等),以及土壤质地、pH值、含水量及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其中土壤的pH值对氨挥发强度的影响尤甚。
项目研究中采用硼酸吸收氨的方法,对麦田和玉米田进行了铵态氮肥的NH3挥发损失实验,其结果如表7-1所示。
表7-1 田间施肥氨挥发测定结果
由表中可见,施肥方式(表施、混施)和不同季节氨挥发强度有明显的差别。从总体上看,试验场农田氨挥发作用较强,这是由于土壤表层pH值较大所致。研究表明,pH 值7.2是氨挥发的转折点。当pH值大于此值时,氨挥发损失随pH值之增高而加大。根据试验场1m以浅土壤pH值的测试结果可知,pH值波动于8.3~9.2之间,大多在8.7~8.9的数值段内。它构成了有利于氨挥发的碱性环境。
如表7-1所示,冬小麦播种表施碳酸氢铵10d后(1997年11月2日),挥发损失为13.29%,30 d为17%;翌年大体相同的时段,采用混施方式,施肥后30 d其挥发量仍为零。由此可见,施肥方式对氨挥发具有明显之影响。氨挥发观测数据较好地反映出季节变化与氨挥发强度的关系。以表施碳酸氢铵不同月份中氨挥发之最高值比较可见:11月份为17%;4月份为30.92%;5月份为41.78%;7月份为60.49%;8月中旬为75%,夏季施肥后2d(7月20日)氨挥发即达56%。日照、温度(气温、地温)对氨挥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除上述施肥条件下氨挥发研究外,我们还进行了未施肥裸地、麦地土壤中生化作用氨挥发的试验研究,其数据列于表7-2。
表7-2 未施肥裸地、麦地土壤生化作用氨挥发统计表
表7-2显示:由于土壤中微生物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使氨化作用得到强化。以致氨的日挥发量从5月上旬至下旬增加1~4倍。表7-2的数据还反映出裸地和作物区随温度增高在微生物作用强度上的差别。
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夏季肥料表施后,氨挥发损失很大。需改进施肥方法并尽量避开夏季高温期施肥。
生物复合肥的氨味重是怎么回事?
生物复合肥的氨味重,可能是加入了氨水。
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分类
水稻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亩用量60至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至70%,追肥占30至40%。
玉米专用肥
玉米专用肥是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需肥特性,适合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专业配方生产的专用肥料
毛竹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8.5%.亩用50公斤,每年5至6月间结合除草,采用条施或沟施。
茶叶专用肥
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以成年树亩产量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别施专用肥70、90、120公斤。按春茶开采前1个月占总用量的50%,春茶采摘后占总用量的25%,秋茶采摘前15至20天占总用量的25%来施用。
烟草专用肥
一般中等肥力田按50克/株,在烟草移载时开条沟条施。
硫酸钾果树肥
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按成龄树3至4公斤/株年,树冠滴水线附近均匀施用,采用环状实施、圈施、条施均可,沟深30CM。
无公害蔬菜肥
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5%,瓜果蔬菜按80至150公斤/亩茬,其中30至60公斤作基肥,50至90公斤作追肥。叶菜类蔬菜按60至120公斤/亩茬,其中15至40公斤作基肥,40至80公斤作追肥。
桉树专用肥
桉树专用肥,简称桉树肥。是按照桉树独特的生理特性,根据桉树丰产营林最新技术和植物学、土壤营养学、林业生产等相关科学理论,精心研制而成的现代高科技造林产品。不仅科学地搭配了丰富的氨、磷、钾等桉树快生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根据我国南方土壤普遍缺少硼、锌等微量元素,桉树又多种植在缺少有机质、肥力较差的山地、坡地的实际,合理地添加了镁、铜、锌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和含腐殖酸有机质,施用后不但能平衡桉树营养,增强生长后劲,而且能有效防止垂梢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保证桉树健康快速生长,大幅度提高桉树的成材率和出材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高浓度复混肥
是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45%,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量应视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