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铵和复合肥哪个肥效好
磷酸二铵的肥效期要比一般复合肥更长。
磷酸二铵是复合肥中的一种,做底肥使用时,其肥效期一般为120天左右,而一般复合肥的肥效期约为90天左右。
常见肥料的肥效期:
1、磷酸二铵为常见的复合肥,做底肥使用时,肥效期一般为120天左右,并且在水分、温度合适的前提条件下,以施加后50天左右肥效最佳。
2、一般的复合肥在施加后10天左右见效,肥效期较长,约为90天左右。
3、碳酸氢铵一般在施加当天即可见效,肥效期约为15天左右。
4、氯化铵一般在施加后3天左右见效,肥效期约为25天左右(后期容易出现脱肥的情况)。
5、尿素一般在施加后7-10天左右见效,肥效期约为45-60天左右,而长效尿素的肥效期一般在110-130天左右。
6、硫酸钾的肥效期一般为60天左右,而如果是硫酸钾缓释肥,则肥效期相对较长。
7、硝酸钾的肥效期一般为40-60天左右。
8、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时的肥效期为10-15天左右,而土施时的肥效期为40-60天左右。
9、生物肥一般在施加后30天左右见效,肥效期为6-8个月左右。
二铵和复合肥哪个好
种小麦用复合肥好。
种植小麦,为了保证生育期内能正常生长,播种前会施底肥,如果在复合肥和二铵之间选择的话,肯定是复合肥比较好。
我们常说的复合肥,一般指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复配的肥料,二铵指的是磷酸二铵,主要有氮、磷两种元素组成,缺少钾元素,当小麦缺钾时,会表现出一系列不良症状,比如长势矮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籽粒不饱满等等,最终会影响产量,降低品质,种植户的收益降低。
选择什么样的复合肥当作小麦底肥?
目前市面上的复合肥种类比较多,有多种作物都能用的复合肥,也有小麦专用的复合肥,大致可分为2种,第一种,氮磷钾含量相同的复合肥,比如含量为3个15,总含量45,或者3个16,总含量48,以及3个18,总含量54的复合肥等等。
这些含量相同的复合肥,可以用作小麦底肥,也可以用作其他作物的底肥,比较常规。
第二种,小麦专用的复合肥,这类的复合肥含量不同,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主要是高氮中磷低钾含量的复合肥,比如市面上常见的氮磷钾含量为25-12-8,总含量45,或者氮磷钾含量为25-13-7,总含量45,以及氮磷钾含量为25-14-6,总含量45等等。
以上2种复合肥,都可以选择,如果有条件,以后者为主,当然,想要更加准确的施肥,需要实地测土,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成本较高,一般没人使用。
二铵好和复合肥,用哪种肥料对玉米更好?
从肥料的本质上来说,不存在哪种对玉米更好,因为不管是二铵还是复合肥,从其提供的有效养分来说都属于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为了彻底弄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下肥料知识,另外,在讲下玉米的科学施肥管理,了解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后,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磷酸二铵与复合肥的联系及区别
简单点说,一般我们把只含有氮、磷、钾中其中的一种的化肥称之为单质肥料,把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及中微量元素的化肥称之为复合肥。磷酸二铵中含有氮和磷,因此,它也是常见复合肥中的一种。
不管它们叫什么名字,或者属于哪一类肥料,本质上它们对玉米提供的有效成分都是氮、磷、钾养分,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不存在是磷酸二铵好还是复合肥好。只要是在玉米最需要某种养分的时候,我们能恰到好处地给玉米补充所需的养分,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是玉米对肥料养分的需求规律。
二、玉米的科学施肥管理
玉米属于亩产较高的作物,而且植株较大,因此,需要的养分较多,而且玉米的光合效率较高,因此,通过施肥增产效果明显。
1.玉米的需肥特点
通过科技人员多年的田间研究发现,每生产100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吸收纯氮21~28千克、磷素7~17千克、钾素15~30千克,氮磷钾之比约为2:1:1。玉米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养分的需求数量也不尽相同:
从三叶期至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对养分的消耗逐渐加大,这一时期虽然吸收养分较少,但充足的养分供应却是形成壮苗的前提。拔节期至抽雄期是玉米果穗的形成阶段,也是玉米一生当中需要吸收养分最多的时候。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到了整个生育期总需氮量的三分之一,磷占总需磷量的一半,钾占到了总需钾量的三分之二。如果此时的养分供应充足,能够促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因此,这一时期的肥料管理一定要引起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抽雄期过后,植株的生长基本结束,所消耗的养分也减少了很多,氮和磷占总需量的五分之一,钾占总需钾量的三分之一。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一直到成熟,这一时期的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一半左右,磷占三分之一。
土壤肥力不同,目标产量也不同,因此,施肥量也应区别对待。一般来说,中等肥力的土壤,亩产500千克玉米所需要的施肥量农家肥1500千克、氮素10千克、磷素5千克、钾素8千克、锌肥1千克。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这个施肥量结合自己的产量进行换算肥料的用量,那么基本就是合理的施肥量。
2.玉米施肥管理
在了解了玉米的需肥规律后,我们就可以指定施肥方案。玉米施肥要把我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和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底肥主要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为主,氮肥主要用来做追肥。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而夏玉米则恰巧相反,是前重后轻。
(1)玉米基肥的施用
一般来说,基肥施肥量是总施肥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及微肥的全部作为基肥使用,而氮肥的三分之一作为基肥。结合整地撒施并翻耕入地。
(2)种肥
对于基肥用量不足的田块来说,可在播种时施入种肥,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施肥种类以氮、磷肥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化肥作为种肥时,要施在离种子旁5厘米左右的地方,穴施或条施都可以,以避免影响种子发芽。
(3)追肥
玉米的追肥因春、夏玉米的不同也有差异,主要以氮肥中的尿素或复合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春玉米追肥多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法,在玉米拔节前施入追肥的三分之一,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的三分之二。如果是黏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可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一次施入,如果是砂质土壤,保肥能力差,应遵循多次施肥的原则,除了拔节孕穗肥外,还要根据玉米长势,如果出现脱肥,在后期也应及时追肥。
夏玉米追肥:夏玉米由于抢茬,没有足够的时间施基肥,最肥就显得尤为重要。夏玉米的追肥需至少要保证两次,第一次是定苗后的施肥,也叫促苗肥,以氮、磷肥为主,以达到发苗稳长的目的;第二次追肥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应重追氮肥,一般用肥量为第一次氮肥用量的2倍。追肥最好采取穴追覆土的方法,避免撒施和表施造成肥料的浪费。
以上就是玉米的主要施肥管理技术,当然,根外追肥也是很好的增产手段,在这里就不一一进行表述了,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技术,也可@新农鸣,我会详细告诉你。
在了解了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方法后,相信你对选择哪种肥料也已经了然于心了,其实,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符合国家标准,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在玉米最需要的时候施入,就是最好的肥料。
种小麦用复合肥和磷酸二铵哪个好?
种小麦当然是用复合肥好。
小麦种植技术
耕作与整地
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烟草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纳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甘薯,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西南区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高产技术
1、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2、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3、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4、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至3次叶面肥,如0.2%至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5、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6、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至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协调生长,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