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的主要功效
菌肥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1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菌肥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释放。菌剂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铝、铁、镁、钼等的释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被土壤固定的无效肥料转化成有效肥料,改善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情况、通气状况及疏松程度。
1.2促进作物生长
菌肥的使用,促进了刺激素的产生,调节、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菌剂的使用,可以促进赤霉素、生长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的产生。
1.3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
菌肥中部分菌种具有分泌抗菌素和多种活性酶的功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真菌和细菌;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菌肥的应用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及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如对棉花黄枯萎病,稻瘟病,小麦的白粉病、茎腐病,蔬菜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等有一定的防治和抑制作用,大量实验表明地恩地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抑制某些种类线虫病的发生。菌肥还有明显的抗旱、耐寒、抗倒伏、抗盐碱的效果,增强作物的抗病性,从而有效预防作物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1.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农产品中的维生素C、氨基酸和糖分的含量,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好吃又好看,卖个好价钱。可不同提高作物产量20-30%。
生物菌肥中都有哪些功能菌
微生物菌肥是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微生态区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大小,对植物根部营养非常重要,因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肥力的形成,包括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植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氮素的固定等等。随着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土壤已经不再是土壤,而单一的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日益严重,而微生物菌肥则是我们改善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办法之一。
微生物菌肥一般由以下菌种组成,而他们有什么作用呢?以下给大家普及下菌肥知识,方便大家在选购菌肥的时候作参考:
一、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二、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
三、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
四、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
五、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
六、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
七、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八、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
九、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
十、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
十一、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十二、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
十三、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十四、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是由军科院、农科院研发,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开发策划并组织全国市场营销的第五代高新科技产品。正确施用本品,能使经济作物增产30%,大田作物增产10%,降低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板结、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率,最终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第一代老产品曾于1997年首批获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早在1994年就获得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新技术金奖、1996年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以及后来的系列大奖,经全国二十几个省市 自治区十多年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是国内微生物菌肥、生物肥领域的太师级产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始于1937),是军工技术农用的成功杰作。
微生物肥料(菌肥)有哪些种类?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菌肥分类
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
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
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
菌肥优势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逆性
4、提高化肥利用率
5、改善土壤环境
微生物肥料分为哪三类?微生物肥料如何达到最好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大家目前经常接触到的一种肥料,那么微生物肥料究竟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分类?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微生物肥料的话题。
微生物肥可兼具肥料与抗病的功能,前者主要是增加营养来源(例如固氮、加速有机质分解)、有效性(溶解被固定的磷、钙、镁等),及促进吸收的作用;后者则是根圈保护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是以土壤有益菌的概念采用“人海战术”的方法,将大量有益微生物施用于根圈内,借由竞争养分的原理,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族群而产生拮抗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分类
从微生物肥料的组成不同,可分为3类: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类。
按照微生物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以下6类:
固氮菌:分为共生型、协生型和非共生型三类,前者如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菌,固氮量高;后者属游离性固氮菌,固氮效率差。
溶磷菌:可溶解土壤中不易溶性的结合磷,如磷酸铁、磷酸铝(酸性土壤)和磷酸钙(碱性土壤)。
菌根菌:增进根系吸收磷素,可抗旱、抗病。
分解菌: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提供作物养分。
聚合物分泌菌:分泌多醣类,增进土壤团粒。
生长激素合成菌:分泌生长激素,增进作物生长。
如何使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很方便,只要将种子、作物根部或小苗直接与接种剂充分接触即可。一般微生物肥料的剂型可分为液体和固体,液体者可采用幼苗接种法、种子接种法、以及种植后的接种法或直接灌入土壤中的方法施用,固体者则以幼苗接种法与种子接种法施用。而为了使微生物肥料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土壤不能太酸或太碱:土壤pH小于5或大于7.8均影响各种营养的吸收及有效性,对于微生物肥料的发挥将受到限制。因此土壤pH值若太高或太低,须先作改良。
配合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微生物肥料是活菌,施入土壤后需要繁殖生存,其中最佳生存之处是根圈,因此施在根上的效果最佳,若微生物肥料在稀释液中添加少量腐植酸、糖蜜或营养剂,将有助于微生物的繁殖及生存。
配合作物的需求: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中对不同微生物肥料的需求要配合,微生物肥料的接种愈早愈好,以幼苗接种最有效。若多年生果树则在生长期重视增进氮及磷功能的菌种,中果期则重视增进磷功能的菌种。
微生物肥料的品质要求:微生物肥料是活菌,因此,接种剂的品质要求菌数要维持,菌的活性要高,要能适应本土环境及杂菌要少的要求。
微生物接种剂的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低温保存
阴凉处保存
避免与有毒的农药混合使用,特别是杀菌剂。
微生物接种剂的品质要求如下:
菌数要多
菌的活性要高
适应性要高
杂菌及杂质要少
总之,从事种植的朋友就是要和土壤及作物做朋友,充分了解土壤和作物的特性,才能作正确的肥培管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彼此有制衡的作用,因此施用微生物肥料不是施一次就可一劳永逸,而是每年都要施用,才能使土壤的菌相渐渐恢复健康状态,通常单一菌种的产品无法达成效果,必需使用复合菌种。而且也没有所谓的万能肥料,千万不要被广告噱头所蒙蔽。
微生物肥料(菌肥)有什么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例如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多种分解磷钾矿物的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钾长石、云母及磷矿石,使其中难溶的磷、钾有效化。
(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有些菌肥施用后,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还能产生多种激素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根瘤菌肥中的根瘤菌向豆科植物一生提供的氮素占其一生需要量的30%~80%;VA菌根是一种土壤真菌,它可以与多种植物根共生,其菌丝伸出根部很远,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供各种植物利用,其中以对磷的吸收最为明显。
(3)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些微生物肥料的菌种接种后,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它们可分泌抗真菌和细菌的抗生素,从而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VA菌根的菌丝则由于在作物根部的大量生长,除了可以吸收有益于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外,还可以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我国生物肥料主要有什么种类及其作用是哪些?
生物菌肥料/微生物肥料/菌肥
生物肥料(菌肥)需要区别于生物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就是生物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分类
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
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
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
优势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逆性
4、提高化肥利用率
5、改善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