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的制取
原料钾是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七位的元素。但是,它在矿石、土壤、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含量都很低。具有经济价值的钾盐矿,是内陆海在干燥条件下,蒸发水分后干涸的沉积矿床。最主要的沉积钾盐矿有钾石盐(KCl、NaCl混合物)、无水钾镁矾(K₂SO₄·2MgSO₄)、钾盐镁矾(K₂SO₄·MgSO₄·3H₂O)和光卤石(KCl·MgCl₂·6H₂O)等。一些含钾的井水、湖水和卤水,也是钾肥原料的来源。氯化钾 工业生产以钾石盐矿精制加工为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光卤石为原料,少数国家从卤水提取。钾石盐矿富集和精制 由钾石盐矿富集氯化钾有三种方法:①浮选法,是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方法。其过程(见图)
钾肥是以脂肪胺作为浮选剂,进行多次粗选,再进入精选系统进一步精制,底流返回粗选系统。②溶解结晶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氯化钾母液加热后与钾石盐混合。此时,氯化钾全部进入溶液,而氯化钠进入溶液较少,冷却后析出氯化钾结晶,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产品。母液返回系统。如需制得工业用氯化钾精品,可用再结晶的方法精制,氯化钾纯度可达到99.9%。③重液分离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密度不同,选择密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重介质,把磨细过的钾石盐矿置于其中,氯化钾上浮,氯化钠下沉,达到分离的目的。
光卤石富集和精制 光卤石资源较丰富,但因它含钾量不高(纯光卤石仅含氧化钾17%),加工能耗较高,且大量副产氯化镁不易处理,故在氯化钾生产中所占比例不大,其富集主要有两种工艺:①冷溶法,含有氯化钠等杂质的光卤石矿在20~25℃下用水或淡盐水浸取,氯化镁首先溶出,当溶液中氯化镁含量增加时,溶入的一部分氯化钾会再结晶出来。所得氯化钾是含有氯化钠的混合物,用富集钾石盐的方法进一步加工制氯化钾。②热溶法,在约100℃水中溶解光卤石,在分离不溶物之后进行冷却结晶得氯化钾。
含钾卤水加工 含钾卤水包括含钾湖水、含钾井水和盐田卤水等。以色列和约旦利用死海卤水,中国利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的卤水生产氯化钾。工艺是卤水在盐田里自然蒸发,直至约90%的氯化钠结晶出来;再将卤液移入另一组盐田,经蒸发、结晶得光卤石,再以富集光卤石的方法制取氯化钾。
硫酸钾 主要用可溶性硫酸盐钾矿为原料,少数国家和地区用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硫酸盐钾矿加工 无水钾镁矾和软钾镁矾等是可溶性硫酸盐钾矿,采用与钾石盐矿富集相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用作肥料。制纯硫酸钾时,可以用氯化钾与可溶性硫酸盐钾矿进行复分解反应:
K₂SO₄·2MgSO₄+4KCl==3K₂SO₄+2MgCl₂
然后将溶液蒸发即可结晶出硫酸钾。
明矾石综合利用制硫酸钾、氧化铝和硫酸,在苏联已有工业生产,在中国也有小规模生产。明矾石矿经磨细后,进行煅烧还原,分解出二氧化硫,用以生产硫酸。还原物料用碱液浸取,溶出硫酸钾和氧化铝,按铝矾土加工的拜耳法制氧化铝。溶液进一步蒸发、结晶和干燥,得到硫酸钾产品。此法在有明矾石资源而缺少铝矾土资源的地方有经济价值。
由氯化钾制备 用硫酸分解氯化钾制取硫酸钾并副产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其反应式为:
KCl+H₂SO₄→KHSO₄+HCl (1)
KHSO₄+KCl→K₂SO₄+HCl (2)
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约200℃下进行;第二步反应是吸热反应,需要在600~700℃下进行。此法能耗较高,材料腐蚀问题比较严重,只有在需要盐酸的地区或国家用此法进行生产,如美国和比利时。
综合利用 富集精制钾石盐矿时,大量副产主要含有氯化钠和少量氯化钾的废卤液,将其泵送至人工筑堤的围场内,靠自然蒸发,以结晶固化。
光卤石加工过程中还大量副产含氯化镁的废液,其处理更加困难,因为依靠自然蒸发、结晶、固化需要很长时间。在以色列用水解和煅烧的方法处理含氯化镁的废液,生产氧化镁和盐酸实现了工业化。氧化镁用于生产耐火材料,盐酸用于生产磷酸。
怎样用简易的方法鉴别常用的化肥?
当前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都属于储备化肥的阶段,因此学习如何用简易的方法来判断化肥的优劣都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施用假冒伪劣的化肥不仅起不到增产增效的作用,有时甚至还会造成减产的影响,给农民朋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今天我就来说说鉴别化肥常用的简易方法。
1、通过产品包装判断
通过学习或者上网查询最常用肥料的执行标准,在购买化肥时,包装是我们最先接触到的,看看标注是否符合规定;生产厂家信息是否齐全;是否有农业登记证和废料生产许可证等等,从第一关就能剔除一部分劣质的产品。
2、通过产品外观判断
磷肥一般呈粉状,大多颜色较深,多为灰色或灰黑色,而氮肥和钾肥则呈白色晶体或颗粒,我国使用加拿大钾肥的也比较多,其颜色多为红褐色,要注意青海生产的钾肥原为白色,只不过是在表面涂了一层氧化铁红。
3、通过溶解度判断
一般氮肥和钾肥都可溶于水(除了黑褐色的石灰氮除外),而磷肥仅仅是部分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石灰氮遇酸后有气泡产生,并有电石气味,碳酸氢铵有挥发性氨味。这样就可以把磷肥和氮钾肥分开,在氮肥中又把石灰氮和碳酸氢铵与其它氮肥区别开。
4、通过溶融情况判断
可以把肥料放到小铁片上在火上灼烧,观察其熔融反应情况进行判断,不同肥料熔融情况如下:
不熔融直接升华或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
熔融成液体或半液体:硝酸铵、尿素、硫酸铵、硝酸钙等;
不熔融仍为固体:磷肥、钾肥、石灰氮。
5、通过灼烧判断
将氮肥投入烧红的炭火上,燃烧并发亮的为硝酸盐类。如在其水溶液中加入10%氢氧化钠或石灰水,有氨味产生的为硝酸铵,如无氨味,灼烧时呈黄色火焰的为硝酸钠,紫色火焰的为硝酸钾,而灼烧时融化并发出白烟的为尿素。当加入10%氢氧化钠有氨味产生,燃烧时不发量,如加入5%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物即为硫酸铵,不发生沉淀时,加入1%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物的为氯化铵,如产生黄色或黄色陈定即为硝酸铵。
6、通过化学性质判断
鉴别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时,过磷酸钙有酸味,部分溶于水而钙镁磷肥则不溶于水。
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钾时,可加入5%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钾;如加入1%硝酸银时,产生白色絮状物的即为氯化钾。
以上就是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化肥是农民朋友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因此掌握简易鉴别化肥的方法,在生产上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施用化肥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年的收成,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被便宜的和假冒伪劣的产品给坑了,导致一年的收成受到影响。
几种常见化肥的鉴别
化肥的简易鉴别
一、看包装
商品肥料的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码、肥料登记证号,如果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肥。
二、嗅
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假冒伪劣的则气味不明显;但过磷酸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废硫酸,则会产生强烈的刺鼻的怪酸味,这种肥料具有很大的毒性,极易损伤或烧死作物。
三、看封口
包装袋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肥料要特别注意,这种肥料有可能掺假。
四、看形状
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晶体,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多为多孔块状。复合肥颗粒大小相对一致,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遇到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的复合肥基本可断定为假的。
五、看颜色
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农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区分。
六、烧将化肥样品加热或燃烧,从火焰颜色、熔融情况、烟味、残留物情况等识别肥料:
氮肥、碳酸氢铵,直接分解,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无残留物;氯化铵,直接分解或升华发生大量白烟,有强烈的氨味和酸味,无残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烟,投入炭火中能燃烧,或取一玻璃片接触白烟时,能见玻璃片上附有一层白色结晶物;硝酸铵,不燃烧但熔化并出现沸腾状,冒出有氨味的烟。
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骨粉则迅速变黑,并放出焦臭味。
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镁等在红木炭上无变化,发出噼叭声。
复混肥料燃烧与其构成原料密切相关,当其原料中有氨态氮或酰氨态氮时,会放出强烈氨味,并有大量残渣。
七、溶于水
溶即将肥料放入水中溶解。取化肥1克,放于干净的玻璃管等器皿中,加入10毫克蒸馏水(或干净的凉开水),充分摇动,看其溶解的情况。氮肥、钾肥全部溶解,如果出现混浊物即是假劣肥;过磷酸钙溶于水,有残渣;重过磷酸钙溶于水无残渣或残渣很少;溶于水但有较大氨味的是碳酸氢铵;石灰氮不溶于水,有气泡产生并有电石氯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肥料虽是真的,但有效养分含量却达不到标准或很低,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到当地肥料部门投诉,并采集或保留一些样品,及购买肥料发票等相关票据,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证据。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化学肥料的简称。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钾、钙、钠、锰、硫、硼、铜、铁、钼、锌的百分含量。
磷肥、氮肥、钾肥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扩展资料:
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
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根据化学性质可将化学肥料分为:
1.生理酸性肥料。在化学肥料的水溶液中牧草吸收肥料的阳离子过多,剩余的阴离子生成相应的酸类,使溶液变酸,大多数的铵盐和钾盐都属于这类肥料。
2.生理碱性肥料。如果牧草吸收利用的阴离子比吸收利用的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的碱性化合物,使溶液变成碱性,如硝酸钙、硝酸镁等都属于碱性肥料。
3.生理中性肥料。牧草吸收阴离子与吸收阳离子的速度大致相等土壤溶液呈中性反应,如硝酸钾、硝酸铵、尿素等。根据养分的成分可将化学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等。根据用途可将化学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此外还可将化学肥料分为速效肥、缓效肥、长效肥。土壤用肥、叶面用肥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肥料
氮 磷 钾肥的鉴别
一、作用不同
1.氮肥:主要是促进树木郁郁葱葱,增加叶绿素,加强营养生长。
2.磷肥:使树木的茎、枝坚韧,促进花芽的形成,花朵鲜艳,果实早熟,并能使树木生长良好,多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3.钾肥:使茎壮,提高抗虫、抗寒、抗旱、抗倒伏能力,促进根系发育,鳞茎增大,促进果实膨大,色泽好。
二、成分不同
1.氮肥:尿素CO(NH₂)₂、氨水(NH₃.H₂O)。
2.磷肥:以磷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
3.钾肥:主要由氧化钾组成。
三、生产方式不同
1.氮肥:直接由液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合成。
2.磷肥: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以钙盐的形式在磷矿中分离或固定钙。
3.钾肥:由天然矿物和硬盐矿石制成,或由氯化钾转化而成。
扩展资料:
常用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铵、硝酸铵等。氮肥样品如有强烈的刺激性氨臭味,就是碳铵和氨水。
劣质尿素外观往往是颗粒大小不均一,颜色不均匀,球形不规则等,也有些劣质尿素外观很完美。劣质尿素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尿素的工艺不过关,在生产尿素的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缩二脲。缩二脲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尤其是幼苗。缩二脲含量大于1%,即为劣质尿素。
常用磷肥品种的定性鉴别 常用磷肥品种有普钙和钙镁磷肥。普钙呈酸性稍溶于水,灼烧时微冒烟并带有酸臭味,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钙镁磷肥呈中性,没有特殊气味,灼烧时无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百度百科-氮肥
百度百科-磷肥
钾肥真伪如何识别
给花卉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钾肥也是比较常用的肥料,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钾肥有两种,一种是氯化钾,还有一种是硫酸钾。但是很多花友发现购买到劣质钾肥,究竟如何才能辨别钾肥的真假呢?
仙客来(详情介绍)
一、看包装。化肥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厂名、厂址、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号码。如上述标识没有或不完整,则可能是假化肥或劣质品。
二、看外观。国产氯化钾为白色结晶体,其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进口氯化钾多为白色结晶体或红白相间结晶体。硫酸钾为白色结晶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灰白色。
三、看水溶性。取氯化钾或硫酸钙、硫酸二氢钾1克,放入干净的玻璃杯或白瓷碗中,加入干净的凉开水10毫升,充分搅拌均匀,看其溶解情况,全部溶解无杂质的是钾肥,不能迅速溶解,呈现粥状或有沉淀的是劣质钾肥或假钾肥。
四、木炭试验。取少量氯化钾或硫酸钾放在烧红的木炭或烟头上,应不燃、不熔,有“劈啪”爆裂声。无此现象则为假冒伪劣产品,现在发现有的用食盐冒充磷酸二氢钾,可取点样品放在小铁板上用火烧一下,如火焰上出现黄色,则可能含食盐。
五、石灰水试验。有的厂商用磷铵加入少量钾肥,甚至不加钾肥,混合后假冒磷酸二氢钾。质量好的磷酸二氢钾为白色结晶,加入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后,闻不到氨味,外表观察如果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加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后闻到一股氨味,那就是假冒磷酸二氢钾。
六、铜丝试验。用根结晶的铜丝或电炉丝蘸取少量的氯化钾或磷酸钾,放在白酒火焰上灼烧,通过兰色玻璃片,可以看到紫红色火焰。无此现象,则为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