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生物有机肥发酵工艺原理 有机肥发酵工艺流程

有机肥发酵原理 有机肥的发酵原理?使用的哪些菌种?有什么作用?

原理: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二)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的转化

城市污泥中含有丰富的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及有机质,是堆肥发酵最佳原材料之一.但城市污泥中往往含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一般指汞、铬、镉、铅、砷等.微生物特别是细菌、真菌在重金属的生物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使用哪些菌种:

参与堆肥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种类是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这3种微生物都有中温菌和高温菌.

作用: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作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

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

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

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祝您生活愉快

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是以人畜粪便为主料,以秸秆、杂草、树叶、谷糠 等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酒糟、锯末等为辅料;发酵方法主要是以高 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或者以农盛乐有机肥发酵剂为主的微生物处理法 。

以畜禽粪便和枯枝落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物料:

先将枯枝落叶粉碎,1~1.5吨枯枝落叶,畜禽新鲜粪便约2.5~3.5吨 ,配合使用1公斤农盛乐有机肥发酵剂。要先将农盛乐微生物有机肥发 酵剂以1:5~10的比例与米糠 (或玉米粉、麦麸)混匀备用。

2、调整碳氮比C/N

发酵有机肥的物料C/N(碳/氮)应保持在25~30:1,因落叶、枯草的 C/N比例不均衡,所以,1吨的枯草落叶要加1公斤的尿素进行调整。

3、控制水分

粉碎后的枯枝落叶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60%~65%。水分判断:手紧抓 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 通气差,会因为缺氧而腐败产生臭味。

4、建堆处理

将备好的物料边撒菌边建堆,堆高与体积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 1.5米,宽2米,长度2~4米或更长。

5、温度要求

启动温度在15℃以上较好 (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尽量在 室内或大棚内发酵),发酵升温控制在60℃~65℃之间为宜。

6、翻倒供氧

有机肥发酵剂是需要好(耗)氧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故应加大供氧措 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

7、发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积2~3天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 ,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 以上的高温,翻倒两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内可发酵完成。物料 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枯枝落叶经有机肥发酵剂发酵后,能起到彻底 “脱臭”“腐熟”“杀 虫”“灭菌”的作用,发酵出的有机肥,富含多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微 量元素。。具有无毒无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病促长、培肥地 力、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是生产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 肥料。

有机肥的制作

有机肥料制作方法有:

过期的酸奶。制作肥料时也可用过期后的酸奶做原料。将其挖出后装入塑料瓶里进行发酵处理,大概十天左右就可以,可使其长势更旺盛;

饼肥。饼肥就是榨油之后剩下的渣。收集好之后可直接使用,能促使植株茎干更粗壮,长势更旺盛;

腐熟的淘米水。平时可将淘米的水收集起来,在太阳下暴晒发酵,等完全发酵好之后兑上适量清水,也可当做肥料,对植株的生长有利。

生物有机肥发酵的方法 生物有机肥发酵的方法介绍

1、首先将农运来生物制剂加水稀释培菌8-12小时。

2、将各种有机资材混合均匀,调整水分比例,一边搅拌,一边将培养后的菌液均匀喷洒在有机资材中,湿度调整约为45%-60%(手捏成团不滴水,松开即散为宜)。

3、堆肥时需适当翻堆以达到透气供氧效果,可第二次喷施培养菌液,提高堆肥品质。

4、5~10吨有机资材每次需使用1公斤农运来生物制剂,完熟堆肥使用2次效果最佳。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其中有机肥从生产原料到半成品的生产工艺。

在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一种是槽式好氧发酵工艺。此外,实验室小规模试制还有采用密封箱/罐式发酵。

1、平面条垛式堆肥工艺。

生产流程图: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建跺–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投资小、工艺相对简单

缺点:占地面积大、腐熟不彻底、二次污染严重。

2、槽式好氧发酵工艺。

生产流程图:原料处理–加菌–混合–入槽–翻堆–二次加菌–混合–检验–包装–出厂

优点:腐熟彻底、产品质量高、二次污染小

缺点:设备投入大、投资大

有机肥发酵原理

为什么需要发酵

腐熟是有机肥料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有机物已经变到不能辨认它原来的形态,成为一团黑色松软的物质,有时有臭味,在原重量上失去原来的三分之二(一般3吨有机肥原料可以腐熟1吨有机肥),在碳氮比率上变得较小。

有机肥料施用前要强调腐熟,是因为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中,所含的养分形态绝大部分是迟效态的,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不经腐熟的有机肥施入土壤中,不仅肥效差,而且还会滋生杂草和传播病菌和虫卵。因此,有机肥料腐熟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养分提高肥效,同时避免肥料在土壤中腐熟时产生某些对作物不利的影响,特别是产生的高温,容易“烧苗”。

原理

腐熟的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分类

2、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1、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