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永清县1981年化肥施用总量 永清县生产总值

地里一直种树现在种小麦用什么肥料?

可以多用一些好的水溶肥和菌种多的微生物菌剂,先来改善一下土壤,让土壤活性增强,才能让小麦种下去能吸收更多的养分。

小麦底肥。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为宜。底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肥。

小麦返青期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对于冬前每亩总茎数达100万以上的旺苗,由于分蘖太多,叶色深绿,叶片肥大,返青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不要再追施氮肥。可以施里贝里宴沃“粉剂磷酸二氢钾”,对壮秆防倒伏有好处。对于冬前每亩总茎数已达70-100万的壮苗,应以巩固冬前分蘖为主,适当控制春季分蘖,以减少无效分蘖,追肥可在2月底至3月底,每亩施碳铵7.5-10公斤。保水保肥力强的稻茬麦,可适当早施。

高产非常重要。拔节、孕穗肥应该看苗巧施。对小麦生长不良、苗弱偏小的群体,应早施拔节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力争穗多、穗大。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10-15%,每亩可用尿素3-4公斤沟施或穴施。对于生长健壮的麦苗, 由于群体适宜,穗数一般有保证,主要应攻大穗,拔节期应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倒伏,待叶色自然褪淡,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时,再水、肥并进,以保花增粒。对于群体大,叶面积过大,叶色浓绿,叶宽大下垂的旺苗,有倒伏危险,主要应控制肥水,深中耕伤根,抑制后生分蘖,如有条件可以喷施矮壮素,矮化植株,壮秆防倒。到剑叶露尖时,如叶色褪淡,再补施孕穗肥。

为什么要用折纯法统计化肥产量

农村化肥使用量:是统计年度内,扣除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实物总量。注意是实物量而不是折纯量。

化肥实物量与折纯量折算系数:(是指在本年度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施用量要求按实物量及折纯法两种方法计算。

统计局年报表的化肥用量大都是折纯量,但一般都在表中附有说明,请查阅时注意。

如是折纯,很容易转算为实物量数据,比如,尿素的氮含量是46%,则折纯数据除以0.46,就得到实物数据;又如磷酸氢二铵中的磷(P2O5)含量是53%,那么纯的磷酸氢二铵量除以0.53,就是它的实物量。

扩展资料: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7月我国化肥折纯产量在3281.84万吨,同比下降5.98%。

分产品来看,除钾肥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外,氮肥、磷肥产量均较上年同期减少。其中钾肥1-7折纯产量在332.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5%;氮肥累计产量2152.90万吨,同比下降7.99%,而旗下产品尿素产量累计1516.35万吨,同比下降6.77%。

磷肥累计产量796.83万吨,同比下降4.67%,磷酸一铵实物产量同比下降,而磷酸二铵实物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1%。

从地区来看,2018年1-7月份,我国化肥产量折纯超过百万吨的省市主要有河北、山西、内蒙、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和新疆。其中产量最多的是湖北,1-7月折纯产量达405万吨,排名第二、第三的是河南和贵州,折纯产量分别为290万吨和285万吨。另外产量超过200万吨的还有山西、内蒙、山东和四川。

从与上年同期产量对比来看,在百万吨产量地区,降幅最大的是河北,1-7月其折纯产量为11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4.7%,其次是四川和新疆,降幅也在10%以上,增长最多的是安徽,涨幅达10.1%,其次河南也实现正增长,涨幅为1.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肥料

长江水系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怎样

二、几个主要水环境问题 1、水污染问题 长江流域的天然水质良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生境。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域水污染,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成为长江水环境的严重问题。据1996年度长江干流和26条支流及三个湖泊出口共82个代表河段,总河长1017km的全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28.4%,Ⅲ类水占54.4%,Ⅳ和Ⅴ类水占17.2%;丰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39.6%,Ⅲ类水占47.2%,Ⅳ和Ⅴ类水占13.1%。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耗氧、氨氮和挥发酚等。与1991年流域水质比较,枯水期Ⅲ类水体由20.7%增至54.4%,Ⅳ和Ⅴ类水体由11.0%增加到17.2%,有明显的恶化趋势。 长江下游的河网地区水污染防治措施滞后,骨干河道污染河长占73%,江苏垸内受污染河道为85%,上海达90%,而江南运河已被全程污染,并通过200余条平交河流向两侧扩散。多数城市水源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嘉兴、常熟等城市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源地。区内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并已上升为与洪涝灾害同样严重的突出问题。 长江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生存环境,危及人民的生活与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多种致病细菌、病毒及寄生虫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使一些地区已设计控制的传染病又有抬头趋势,甚至造成局部流行。 水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目前城市江段选择一个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地日益困难,普遍呈现质量性缺水危机。据初步统计,长江干流共有取水口近500个,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若都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 (2)经济损失巨大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频繁,仅1996年不完全统计,干流重大污染事故就达100余起。1997年10月8日,装载460余吨国家一级危险品-工业纯苯的“赣抚油0005号”油轮在长江云阳段触礁,货舱受损,大量纯苯涌入长江,奉节县城被迫全面停止从长江取水,有人从梅溪河运水进城,水价高达每挑4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3)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水环境恶化改变了生物原有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重大影响,许多动、植物数量大大减省,一些珍稀品种面临灭绝。 长江天然资产量逐年下降,水质污染是减产原因之一。如南京以下江段盛产的鲥鱼、刀鱼与七十年代相比已减少80%以上。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和渔场规模缩小,一些严重污染的江段甚至鱼虾绝迹。 (4)水体功能失去原有资源价值 水污染影响了水的功能用途,使水的景观,娱乐功能减弱。许多天然浴场消失,一些风景区也因水污染大为逊色。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还影响到水的渔业和农业用途。 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无节制地排放废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长江流域现状废污水年排放量达256亿吨,已超过80年代废污水量一倍以上,这些废污水80%以上未径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突起,成为流域内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它们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乡镇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小造纸、小制革等“十五小”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 (3)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由于用水量加大和流域内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使长江三角洲和部分支流地区,供水日显紧张,再加上水体污染,成为当前污染型缺水地区,水网地区等无水可用的一种严峻的现实问题。 (4)流域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是水污染势头不能有效遏制的原因 长江干流水资源保护规划早在1986年已编制完成,并纳入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编制配套的区域规划,有些城市在编江段规划时又没有考虑与干流规划的衔接,其制订的原则和标准与总体规划不一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流域缺乏能统一管理、监督水资源保护规划实施的权威机构,也没有一个能确立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法律地位的法规,因而无法在流域范围内统一实施水资源规划和进行水资源保护管理。导污染从城市上游向下游转移,甚至是“以邻为壑”的现象时有发生,水污染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2、湖库富营养化问题 近年来,由于排入湖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九五”期国家重要点治理的“三湖”,即滇池、巢湖和太湖,全部都在长江流域;鄱阳湖、洞庭湖目前维持在中营养水平,但磷、氮含量偏高,正处于向富营养过渡阶段;近城郊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普遍较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及武汉东湖等均达富营养化程度。 滇池一直是昆明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但水质一度全部超过Ⅴ类标准,原来占滇地面积3.5%的草海接纳了昆明市一半左右的废污水,使水体黑臭,失去利用价值。 巢湖每年7-10月出现“水华”,湖中藻类大量繁殖,从水面下0.5米发展到1.5米深处,腥臭难闻,影响供水,1989年,刚建成不久的合肥市四水厂因水华被迫停产23天,经济损失亿元。 太湖中营养化面积占全湖70%以上,富营养及重营养化面积占10%,90年代后,每年夏秋季均发生“水华”爆发,藻类数量10年增加了5倍,1981-1994年13年间就上升了一个半~二个营养化级别。太湖TP的全年均值由80年代0.005mg/l上升到0.10 mg/l;TN的平均浓度则由1.94 mg/l上升到2.72 mg/l,说明太湖水污染已十分严重。 湖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人均含磷洗衣粉的净用量,80年代来为0.3kg/人.年现在已增到2.0 kg/人.年,据初步 测算有的湖泊,洗衣粉带入的磷量,已占到入湖总量的20%左右。太湖流域化肥年施用量200-300万吨,亩均100-200 kg,农药用量5万-8万吨,亩均2.8kg,肥料利用率不足50%,随灌溉水或降水淋溶流入江湖并累积于湖库之中。 水产养殖和畜禽污染也是湖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流域内围网养鱼水面不断扩大,人工投饵量不断增加,而饵料利用率极低,造成NP直接污染,有的湖泊投饵量中的NP已占入湖NP总量的30%;此外,湖库区风景秀丽,旅游业发展很快,宾馆、饭店比比皆是,废弃物和污水直接进入湖库,导致流域内湖库水质急剧恶化。 3、水土流失问题 根据80年代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2,年土壤侵蚀量15.68亿吨。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及重庆至鄂西的三峡库区,上游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5.3亿吨,其中金沙江来沙占45.3%,嘉陵江来沙占27.4%。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破坏土地资源,制约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山高坡陡、土层薄、雨量大而且集中,土层抗蚀年短,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可很快造成土层变薄,地力减退,甚至发生“石化”和“砂砾化”,丧失农业利用价值。二是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泥沙淤积,生态环境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三是水土流失淤寨河道,湖泊及水库等水利设施,对长江中下游航运,水利工程效益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防汛保安带来危害和不利影响。 从1988年起,通过10年的努力,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万km2,使治理区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抢救了部分土地资源,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治理区土地的环境容量。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任务仍相当艰巨,尚有30万km2流失面积亟等治理,而且中游的汉江上游和洞庭湖的“四水”地区,也都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4、三峡工程对水环境影响问题 三峡工程在取得巨大的防洪、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对上下游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一般能得到消除或减缓。三峡工程对库区水质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位抬高,水流趋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现在排污染条件下的岸边污染范围扩大。水库初期正常蓄水位156米,对水质的不利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坝前至长寿县城附近,水库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蓄水运行,对水质的不利影响范围将涉及整个库区。为此,三峡工程考虑了对水质不利影响的补偿措施。水库水环境保护仅靠工程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水环境的管理。三峡水库是长江的一部分,其不仅受到来自上游的污染,同时,三峡水库水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因此,三峡水库水环境的保护,应从整个流域的层次上来考虑。 尽管目前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良好,但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开展的调查,重庆江段有直接入长江排污口79个,另有嘉陵江汇入,据1996年统计,三峡库区年均接纳废污水量超过10亿吨,其中重庆年排废污水量8.50亿吨;涪陵有排污口22个,年排废污水量1.35亿吨,万州有排污口22个,年排废污水量0.81亿吨,宜昌在库区排污口主要集中在巴东,年排废污水量0.06亿吨。大量未径处理的废污水排入库区水域后,使沿江城镇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岸边污染带。建库后,流速减缓,复氧和稀释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三峡库区水体污染。 三、对策建议 1、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制订长江水资源保护条例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法制在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确立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应当根据长江水污染的特征和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尽快制订切实可行的水资源保护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0下载券 74人已下载下载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条例等有关法规,以有效地歇制住长江水污染势头,保证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统一规划,逐步实施,防治长江水污染,保护长江水资源 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流域的跨行政区、跨部门的特点,由任何部门、地区来制定规划都会带有片面性。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应按照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由流域机构牵头,根据整个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目标、措施和要求,统筹兼顾、综合论证,统一制定流域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再制定配套的区域规划。经批准的流域和区域规划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基本依据,应纳入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加强流域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以长江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实现中央、流域、区域三级管理。完善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充分发挥现有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作用,且赋予它们必要的管理与监督职权,在流域内行使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能。 加强流域监测管理,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对省界断面、水资源保护纠纷和其它水污染事故,以及城市入江排污口实施统一监测和管理。 4、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减少污水排放 随着水资源目益短缺,开发费用日益昂贵,为缓解水资源矛盾,有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确定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长江流域经过多年水利建设,目前供水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但预计到本世纪末,长江流域城市和农业灌溉缺水仍将十分严重。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办法,除继续建设新的水源工程外,必须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实行全面节水战略,农业、工业、城市都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以减少污水排放。 5、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上行控制途径 富营养化湖泊的恢复途径除了采用常规的环境工程技术之外,更应重视和采取生态技术。对于点源污染,通过截污分流,建立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式处理等外部控制手段,湖内污染负荷通过营养物质沉淀,底泥疏浚和引清冲污等内部控制手段得以实施。对于引起湖泊富营养化主要因素的非点污染源,则可以采用加强水陆交错区及生态缓冲带建设的办法,使水陆交错区作为地表径流的主要载体以过滤来自陆地径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化肥和农药等污染物。由于水陆交错区的景观界面效应使其中的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量大、根系微生物活动强烈,径流中所携带的有机物较多地在这种环境中被降解,吸附、吸收。该方法已广泛在国外应用,美国明尼苏达州Roseville的Mccarrons湖泊上游修建了混合滞留/湿地雨水处理设施和日本 霞浦湖建立的生态缓冲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资源。特别是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而忽略了对水资源的爱惜和保护。因此,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更新观念,提高全民对保护长江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提出倡导讲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齐心协力,加快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步伐,为当代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水环境和生存空间。 7、明确经费渠道,保证投入 为促进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保证水资源保护机构经费、正常业务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开支需要。培训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水资源保护管理队伍,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地区间、区域间、国际间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筹集和安排资金,保证投入。 为保证水资源保护管理科学性,有利于制定引导政策,应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科研的投入,为实现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烟草在种植的过程中都是施用的哪些肥料?????

烟草有种植的过程中最好施用有机肥料,另外就是氮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料。

1、烟草专用肥主要是根据烟草生育特点及需肥特性制作,近几年的试验结果得知,烟草专用肥料里面氮、磷、钾浓度都很高。而且里面还添加了钙、镁、硫等元素以满足烟草生长,使用该肥料后,植株高度增长,茎粗叶长,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可以增加7%-12%烟叶产量,更能改善烟草品质。

2、烟草本身是一种比较娇嫩的作物,所以它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很高,烟草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而且它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比较高,低于10摄氏度就不能生长。另外,对于水分烟草的要求也比较高。

3、烟草适合在我国种植的地区比较有限,几乎只有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才能满足烟草的生长温度条件,而水分要求就使能够种植的范围更加缩小。烟草生长还需要足够的光照,所以,烟草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还有面积比较小。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