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乐都肥料厂,那可真是我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时候刚毕业没多久,一心想着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响应号召就去青海那边,支援乡村建设。
刚到乐都,就被分配到一个肥料厂,说是肥料厂,规模不大,设备也比较老旧。第一天去,厂长带着我转一圈,简单介绍下情况,当时心里有点落差,和我想象中的高科技农业差太远。
不过既然来,也不能打退堂鼓,先干着再说。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肥料的质量检测,每天都要抽样、化验,分析各种成分含量。刚开始还挺新鲜的,觉得自己在做科学研究,可时间长,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就觉得有点枯燥。
除检测,我还得跟着师傅们下车间,解肥料的生产流程。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熏得我头昏脑涨。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桶原料给碰倒,臭气熏天,差点没把我熏吐,被师傅们好一顿笑话。
慢慢地,我对肥料厂的各个环节都熟悉起来。我发现,厂里的设备老化严重,生产效率很低,而且肥料的配方也比较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我就想,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肥料的质量和产量?
说干就干!我开始查阅资料,学习新的肥料生产技术,还经常跑到田间地头,向农民请教施肥经验。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肥料上,连做梦都在想各种化学反应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一些改进的方案。我向厂长提出我的想法,没想到他很支持,还给我拨一笔经费,让我放手去做。这下我更有干劲。
我先是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更换一些老旧的部件,提高生产效率。然后,我又对肥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优化各种成分的比例,提高肥料的肥效。
为验证效果,我还在厂里开辟一块试验田,用不同配方的肥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经过改进的肥料,确实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看到试验结果,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把试验结果报告给厂长,他也很满意,决定把我的方案推广到全厂。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肥料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农民们也反映说,用我们的肥料种出来的庄稼,长势更产量更高。那段时间,我们厂的肥料供不应求,订单都排到几个月以后。
后来我还被评为市里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上当地的报纸。那段在乐都肥料厂的经历,虽然辛苦,但也让我收获很多。我不仅学到很多农业知识,还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虽然充满汗水和泥土,但也充满成就感和快乐。乐都肥料厂,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