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制造肥料机器的事儿,也是琢磨挺久的。家里后院那点地,还有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老是觉得缺肥。买,花钱不说,有时候效果也就那样。自己堆肥,弄不好就臭烘烘的,还招小虫子,家里人也抱怨。
我就想着,能不能整个机器,把厨余垃圾、菜叶子、院子里的枯枝败叶啥的,都给它快速处理,变成能用的肥料。上网看看,嚯,专业的机器是不少,什么牌子都有,看着功能挺强大,又是自动控温又是搅拌的,但那价格,啧啧,咱普通人家也用不上那么复杂的,再说也确实不便宜。
动手前的准备
念头一起,就收不住。先是画个草图,也谈不上啥设计,就是个大概的想法:得有个桶,能转动的,这样物料能混合均匀;得有个架子,把桶架起来;可能还得有个动力,手动转太累,最好弄个小电机。材料嘛就地取材,看看家里有啥能用的。
- 找个旧的塑料大桶,就是那种装水或者化工原料的,洗干净备用。
- 翻出来几根方钢管,以前做别的项目剩下的,正好拿来焊个架子。
- 电机是个麻烦事,新的太贵,旧的不好找。后来在一个废品站淘到一个旧洗衣机的减速电机,功率不大,但劲儿够用,转速也慢,正合适。
-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轴承、螺丝、铁皮边角料啥的,都是平时攒下的。
开始瞎捣鼓
第一步是焊架子。拿出切割机、电焊机,比划着草图的尺寸,把方钢管切然后叮叮哐哐焊起来。这活儿得小心,火花四溅的,防护得做焊得歪歪扭扭的,不过自家用,结实就行,没那么讲究。
最费劲的是给桶加轴。我得让这个塑料桶能转起来。就在桶底和桶盖中心开孔,找两片厚铁皮加固,然后穿一根粗钢管当转轴。轴的两头得装轴承,这样转起来才顺溜。把轴承固定在焊好的架子上,这个过程反复调整好几次,才算对准,保证桶转起来不晃悠。
接下来是安装电机。把那个淘来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架子一侧,然后用链条或者皮带把它和桶的转轴连起来。我选链条,感觉更皮实耐用。找个旧自行车的链条和齿轮盘,改造一下装上去。接通电源试试,还真能带动那大桶慢慢转起来!
桶身上我还开个口子,装个能开关的盖子,方便往里投料和取料。为让里面的东西能更好地翻滚混合,我在桶内壁固定几根不锈钢条,充当搅拌叶片。看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到处是细节,不是这儿卡,就是那儿尺寸不对,来来回回拆装好几遍。
测试和改进
总算看着像个样子。我先扔些菜叶子、果皮进去,掺点土和锯末,盖上盖子,启动电机。它就那么咕噜咕噜地慢慢转着。每天转个一两个小时。
刚开始几天,没啥特别的,就是看着里面的东西慢慢变黑、变碎。过大概半个多月,打开盖子闻闻,有点发酵的酸味,但不是恶臭。掏出来一些看看,原来的厨余垃圾已经看不出原样,变成黑褐色的松散物料,闻起来有点像树林里地上的土。
试用一段时间,发现几个小问题。比如投料口有时候会堵,电机偶尔会过热。后来就在投料口加个斜坡,让东西更容易滑进去。电机那块,加个小风扇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