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最近在搞的“肥料ACT”项目,说白就是个给自家菜园子改良土壤,提高收成的实践记录。这名字听着高大上,就是“行动-检查-调整”这么个意思,用PDCA循环来伺候我那一亩三分地。
我就琢磨着怎么让菜长得更咱也不能光指望老天爷赏饭吃,得主动出击。
我得Plan(计划)。我先是观察自家菜地的土,那叫一个板结,浇水都渗不下去,更别提啥肥力。于是我决定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第一步,网上查资料,学习各种堆肥方法、有机肥种类,看不少农业科普视频,还真学到不少东西。
第二步,结合自家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施肥计划,包括用什么肥料,用多少,什么时候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我打算用腐熟的鸡粪、草木灰,再加点自己沤的厨余肥,都是些土方法,但胜在环保。
然后,就开始Do(行动)。
我先是把菜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把腐熟的鸡粪均匀地撒在土面上,用锄头翻地,让鸡粪和土壤充分混合。这活儿可真累,干完腰都直不起来。
我又把草木灰撒在菜地里,草木灰富含钾元素,对蔬菜生长有好处。
我把沤好的厨余肥也掺进去,厨余肥可是个好东西,里面啥都有,肥力足。掺完这些,感觉整个菜地的土都变得松软。
干完这些,我就等着看效果,这就是Check(检查)环节。
我隔三差五地去菜地看看,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刚开始,没啥明显变化,我有点着急。
过几天,我发现蔬菜的叶子开始变得翠绿,长势也比之前好,心里暗自高兴。
我还定期测量土壤的pH值,确保土壤酸碱度适宜蔬菜生长。
就是Act(调整)。
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检测结果,我对施肥计划进行一些调整。
比如,发现有的蔬菜缺钾,我就多施点草木灰;发现有的蔬菜长势弱,我就追施一些腐熟的饼肥。
我还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
就这么着,一个周期下来,我菜园子的蔬菜长得那叫一个旺盛,比之前丰收多。
通过这回“肥料ACT”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种菜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光靠蛮力,得动脑子,讲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才能取得好收成。以后我还会继续用PDCA循环来管理我的菜园子,争取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