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豆渣这玩意儿能不能当肥料使。我自个儿琢磨这事儿也挺久,毕竟家里经常打豆浆,剩下一堆豆渣扔怪可惜的,看着白花花的也挺有营养的样子。所以我就亲自上手试试,跟大家分享下我这土办法的实践过程。
我也是个“小白”,觉得这豆渣不就是黄豆磨的嘛有营养是肯定的。图省事,头几次磨完豆浆,就把那湿乎乎的豆渣直接挖个坑埋到我的花盆边上,想着给我的那些宝贝花草加加餐。结果?没过几天,好家伙,那股酸臭味儿就上来,特别是在夏天,温度一高,那味道简直… 不光臭,还招来不少小黑飞,嗡嗡嗡的围着花盆转,真是烦死人。更糟糕的是,有的花草叶子还发黄,估计是那新鲜豆渣在土里发酵,烧到根。得,第一次尝试,失败告终,还差点毁我几盆花。
吃亏,我就琢磨着肯定是哪里不对。上网查查,也问问老一辈懂行的人,才知道这豆渣跟那些鸡粪牛粪一样,得先“熟”才能用,也就是要发酵腐熟。不发酵直接用,那是在土里发酵,会发热,会产生有害气体,还会跟植物抢氧气,能长好才怪。
我是怎么沤豆渣肥的
明白道理,我就开始我的第二次尝试,这回就老实多。下面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套方法,挺土的,但还算管用:
第一步:收集豆渣
这个简单,每次打完豆浆,把豆渣滤干点水,攒起来。量少的话,几次就能攒一小桶。
第二步:找容器准备发酵
我找个大点的塑料桶,就是那种装涂料或者卖油的那种大白桶,洗干净。关键是要带盖子,不然那味儿,邻居都得来敲门。我还在盖子上戳几个小孔,听人说发酵会产气,得让它能喘口气,不然桶都可能胀坏。
第三步:混合材料
光有豆渣不行,太湿,而且发酵起来可能太黏糊。我就往桶里加东西。最开始我加的是园土,大概一份豆渣掺个两三份土的样子,搅和匀。后来我又试着加点锯末(之前装修剩的)、干草、烂菜叶子、果皮什么的,反正就是家里有啥厨余垃圾,只要不是油盐太重的,我都往里扔点,跟豆渣拌匀。这样能调节湿度,增加透气性,也能让肥料营养更全面点。湿度大概就是用手一攥,感觉湿润,但又没水滴下来的程度。
第四步:密封等待
把这些混合物装进桶里,别装太满,留个大概五分之一的空间。然后盖上盖子,稍微拧一下,别拧死,保证那几个小孔能透气。然后就把这桶玩意儿搬到阳台角落或者院子里不碍事、又能晒到点太阳的地方。晒太阳能升温,发酵能快点。
第五步:耐心等待与观察
这发酵过程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夏天温度高,大概一两个月,就能闻到一股有点像酱香或者说酸香的味道,没那么臭,颜色也变成深褐色或者黑色,那就差不多好。冬天就慢,可能得三四个月甚至更久。期间要是觉得太干,可以适当加点水,淘米水最别用自来水,然后翻动一下。注意,翻动的时候那味儿可能会比较冲,做好心理准备。
第六步:腐熟完成与使用
等到豆渣完全变成黑褐色,松散不黏,闻起来没有生豆腥味和恶臭味,只有那种发酵后的酸香味或者土腥味时,这豆渣肥就算是沤好。用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玩意儿劲儿还是挺足的。我一般是不直接接触根系。要么是在给花草换盆的时候,把它和园土按1:5甚至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底肥垫在盆底。要么就是在花盆边缘挖一圈浅沟,把沤好的豆渣肥撒进去薄薄一层,再盖上土,浇点水。
就这么折腾下来,我发现用这自制的豆渣肥,花草确实长得比以前壮实,叶子也绿得发亮。特别是用来种点小青菜、葱什么的,效果挺明显的。虽然过程麻烦点,还得忍受一段时间的异味,但看着亲手做的肥料滋养植物,那成就感还是满满的。
所以总结一下我的实践经验:豆渣做肥料,绝对可行,但关键在于必须彻底发酵腐熟!直接用,百害无一利。只要有点耐心,找对方法,这不起眼的豆渣就能变废为宝,成为养花种菜的好帮手。希望我的这点实践记录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