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半水培肥料那点事儿。一开始从土里挖出来几棵植物,看着挺精神的,就想试试半水培,觉得干净,看着也舒服。
刚开始瞎弄
刚弄那会儿,真是一头雾水。植物洗干净根,塞进陶粒里,外面套个盆加点水。心想,这不就完?可没过多久,发现叶子有点发黄,没啥精神。我就想,土里长得好好的,肯定是要肥。家里不是有那种养花的颗粒肥嘛五颜六色的小圆球。
我就抓一小把,直接撒陶粒上面。想着浇水的时候,水冲下去,根不就能吸着?结果?
- 那颗粒肥,根本化不开多少,就那么硬邦邦地待在陶粒缝里。
- 更麻烦的是,水里很快就开始长绿藻,滑腻腻的,看着就恶心。
- 植物?没见好转,反而更蔫。
那时候我就琢磨,这路子不对。土培那套,搬到水里好像行不通。
后来开始摸索
没办法,只能上网扒拉信息,问问花友。这才知道,水培或者半水培,用肥讲究多。人家说颗粒肥,尤其是缓释肥那种,是给土里慢慢释放的,丢水里效果不还容易污染水质,烧根。
推荐用的是水培专用的营养液。
我就去买一瓶回来试试。浓缩的那种,得兑水用。说明书上写着比例,比如1:1000啥的。我一开始也不敢下手太重,怕烧苗,就兑得比说明书上写的还要稀一点。
操作起来也简单:
- 找个干净的瓶子或者桶。
- 按照比例,先倒水,再滴营养液,搅和匀。
- 然后就把这兑好的营养液,倒进半水培外面的那个储水盆里,水位别太高,稍微能接触到底部的一些根就行,不能把所有根都泡。
换水也得勤快点。我大概一到两周,就把旧水倒掉,容器冲干净,再换上新的营养液水。期间要是水少,就补充点清水,不加营养液,免得浓度越来越高。
现在的状态
就这么折腾一段时间,效果还真出来。叶子慢慢变绿,也开始长新叶子,看着就精神多。根系也往下长,白白胖胖的。
实践下来,我觉得关键就是得用对肥料,还有就是浓度得控制 宁可稀一点,也别浓烧根。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可能需要的肥量也不一样,这个就得自己慢慢观察,看着植物的状态调整。
现在我养那几盆半水培的,都用这种液体营养液,兑水用着挺方便,效果也实实在在看得到。虽然比土培稍微麻烦点,要定期换水换营养液,但看着清爽,也没啥虫子,我觉得还是挺值的。
这就是我搞半水培肥料的一点经历,没啥高深理论,就是自己一步步试出来的。希望能给同样在捣鼓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