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唠唠我捣鼓那个姜母肥料的事儿。起因也简单,家里总有些吃不完、放得有点干巴或者开始冒小芽的老姜,扔觉得怪可惜的。加上外面买的那些肥料,用着感觉也就那样,有时候还担心烧苗,就想着自己弄点试试,纯天然,瞎搞呗。
准备家伙事儿
我先是翻箱倒柜找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刷干净备用。然后把厨房角落里攒下的那些老姜头、蔫姜块都给它搜罗出来,大概有个一两斤。看着有的都发绿芽,正据说这种更有劲儿。
动手开整
第一步,切姜。也没啥讲究,就把那些老姜用菜刀随便剁剁碎,块不用太小,大拇指甲盖那么大就行,主要是增加点接触面积,好让它发酵。
第二步,装桶加水。把切好的姜块一股脑全倒进那个塑料桶里,然后就往里头加水。我用的是放两天的自来水,想着让氯气跑跑。水,就加到刚好没过姜块多一点点就行,别加太满,发酵它会胀。
第三步,密封发酵。盖上盖子,但关键是不能拧死!得稍微留点缝,让它能出气,不然发酵产生的气体会把桶给胀坏,那就麻烦。我就把桶搬到阳台角落,找个不太碍事又不暴晒的地方放着。老婆还嫌弃说别有味儿,我说没事儿,盖着。
漫长的等待和观察
然后就是等。这玩意儿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
- 大概过一个礼拜,我拧开盖子闻闻,一股子酸酸甜甜带点姜辣的味道,不算难闻。水变得有点浑浊。
- 又过差不多半个月,颜色更深,有点像酱油汤,味道也更浓郁点。
- 我就这么让它沤着,前后差不多得有一个多月,感觉里面的姜块都软趴趴的,水也彻底变成深褐色,闻起来就是那种发酵特有的酸味儿,没啥臭味。我觉得这应该就算成。
兑水使用
用的时候可不能直接浇,那玩意儿太“肥”,容易烧根。我是找个大点的洒水壶,先倒进去一小部分沤好的姜水,大概占壶的十分之一?然后加满清水,充分晃匀。看着颜色淡淡的黄褐色就行。
我就用这个稀释过的姜水,隔三差五地给家里的花花草草,包括那几盆自己种着玩的姜,沿着盆边慢慢浇下去。不敢浇太多,就当是追肥。
效果嘛那么回事
用一段时间,感觉那些植物是精神点,叶子好像也绿得稍微油亮些。自己种的那几棵姜,长得也还凑合。但要说有多神奇的效果,那倒也没有。毕竟咱这也不是啥科学配比,就是个土办法,图个废物利用,心里踏实。
反正弄一次能用挺久,成本基本为零。以后还会不会弄?估计还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瞎折腾的乐趣。下次可能试试加点淘米水或者果皮一起沤,看看效果会不会更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