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壳肥料”的那些事儿。别看这名字土,用起来效果真不赖!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那小菜园子,土质一年不如一年,化肥用多心疼,而且总觉得种出来的菜没啥味儿。寻思着得改良改良土壤,最好是那种纯天然、无污染的。
我就盯上家里的各种“壳”。
- 第一步:收集!
平时吃完的花生壳、瓜子壳,甚至吃螃蟹剩下的蟹壳,我都留着。还有小区里修剪树枝留下的碎木屑,也都捡回来。反正就是各种能找到的“壳”,越多越
- 第二步:处理!
收集来的这些“壳”,不能直接往土里埋,得先处理一下。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堆肥!
找个大点的塑料桶或者箱子,底部铺一层土,然后把“壳”倒进去,再盖上一层土。就这样一层壳,一层土,堆起来。期间记得时不时浇点水,保持湿润,但别积水!
- 第三步:加速腐熟!
光这样堆着,腐熟得太慢。我会在里面加点“料”。
1,是淘米水。每天淘米剩下的水,直接倒进去,里面有很多营养物质,能加速腐熟。
然后,就是红糖水。红糖兑水,比例大概是1:100,也倒进去,红糖能提供能量,帮助微生物繁殖。
3,如果家里有厨余垃圾,比如菜叶、果皮啥的,也可以放进去,但要切碎放,别放油腻的东西。
- 第四步:耐心等待!
堆肥是个慢活儿,急不得。我一般会堆上几个月,期间要经常翻动,让里面的东西充分接触空气。判断腐熟的标志,就是“壳”基本上都变成黑色的,闻起来没有臭味,只有淡淡的泥土味。
- 第五步:使用!
腐熟好的“壳肥料”,就可以用在菜园子里。我一般会在种菜前,把肥料翻到土里,让它和土壤充分混合。也可以在菜长大后,在根部周围撒一些,补充养分。
用“壳肥料”种出来的菜,那叫一个香!而且土质也越来越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最关键的是,这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安全放心!
额外提醒:
- 蟹壳比较硬,可以先用锤子砸碎再堆肥。
- 堆肥过程中要注意防虫,可以用塑料布盖住,或者在里面放点杀虫剂。
- 不同种类的“壳”,肥效可能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自制“壳肥料”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变废为宝,又能改良土壤,还能种出健康的蔬菜。大家不妨也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