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在苗圃里瞎琢磨的“自制肥料”那点事儿。一开始就是图个乐呵,想省点肥料钱,结果一不小心还真摸索出点门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那苗圃,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苗子都想试试,可这肥料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老这么买也不是个事儿,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能捣鼓点啥出来。
说干就干!
我把苗圃里那些落叶、杂草、还有修剪下来的枝条啥的,都收集起来。这玩意儿都是现成的,不要钱!然后又去附近的农户家里,软磨硬泡地要些牲畜粪便,主要是鸡粪和羊粪,这玩意儿肥力足!
堆肥发酵是关键。
我找个背阴的角落,开始堆肥。先把落叶、杂草铺一层,再铺一层粪便,一层一层地堆起来。堆的时候,我还特意加点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后来在网上查资料,才知道还得翻堆,增加透气性。每隔几天,我就用铁锹把堆肥翻一遍,让它充分发酵。
这发酵的过程,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周围邻居都跟我抱怨,说我搞得跟养猪场似的。我也是没办法,只能忍着。为苗子,这点牺牲算
- 补充营养,不能光靠“土”。
除这些“基础款”材料,我还加点“高级货”。比如说,淘米水、豆渣、还有吃剩的果皮啥的。这些东西虽然量不大,但也能提供一些额外的营养。我就把它们埋到堆肥里,让它们一起发酵。
大概过两个月,这堆肥总算是发酵好。颜色变成深褐色,闻起来也没那么臭,反而带点泥土的清香。用手抓一把,感觉松软湿润,这才算大功告成!
肥料做好,就得试试效果。
我先选几棵长势不太好的苗子,施点自制肥料。施肥的时候,我也注意方法。先把苗子周围的土松松,然后把肥料埋进去,再浇点水。别一次性施太多,薄肥勤施才是王道。
结果嘛你还别说,效果真不错!施肥的苗子,明显比没施肥的要精神。叶子更绿,长得也更快。这下我更有信心!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 材料要多样化:别光用落叶杂草,还得加点粪便、厨余垃圾啥的,营养才均衡。
- 发酵要充分:发酵不充分,容易烧苗。一定要等到堆肥变成深褐色,闻起来没臭味才行。
- 施肥要适量:别一次性施太多,薄肥勤施效果更
我这自制肥料肯定没法跟那些专业的肥料比。但对于我这种小苗圃来说,也足够用。关键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而且用自己做的肥料,心里也踏实,知道都是些啥玩意儿,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还在不断地改进我的堆肥方法,尝试加入更多的材料,比如说骨粉、草木灰啥的。希望以后能做出更好的肥料,让我的苗圃里的苗子都长得壮壮的!
对,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窍门:
堆肥的时候,可以加点EM菌,这玩意儿能加速发酵,还能除臭。我就是用EM菌,才把堆肥的味道给控制住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好,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希望我的经验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想自己做肥料,不妨试试看,说不定你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