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的“华严肥料”,这名字听着就挺唬人的,感觉像武林秘籍一样,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种堆肥方法。
话说前几个月,我那块小菜地,种啥都不太给力,叶子黄唧的,瓜果也是长不大,产量低的我自己都不好意思说。痛定思痛,我决定从肥料下手,不能老指望那点化肥,得搞点有机肥才行。
一开始我也试过传统的堆肥,就是把菜叶子、果皮啥的堆一块,沤一段时间。但效果一般,而且味道实在太大,隔老远就能闻到,街坊邻居意见可大。后来我在网上闲逛,看到一些关于“热堆肥”的介绍,说是能高温杀菌,减少异味,还能更快分解。我就寻思着,要不自己也试试?
说干就干!我先找个大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排水透气。然后就开始收集各种材料:厨房垃圾(菜叶、果皮、咖啡渣啥的)、院子里的落叶、杂草,还有一些鸡粪(这个是从我老舅家弄来的,他说他家的鸡吃的是虫子,拉的屎都是宝)。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分层堆放!我先在桶底铺一层粗壮的树枝,增加透气性。然后一层落叶,一层菜叶,一层鸡粪,再撒点土。每铺一层,都用水稍微打湿,但别太湿,不然容易沤烂。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堆,直到把桶堆满。
堆好之后,我用塑料布把桶盖上,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去观察一下,看看湿度够不够,温度有没有升高。刚开始几天,温度变化不大,我还有点担心是不是失败。但过大概一周,我发现桶里的温度明显升高,用手摸上去热乎乎的,而且开始冒白烟,这说明堆肥菌开始工作!
为加速分解,我每隔几天就翻动一下堆肥,让里面的材料充分接触空气。这个过程味道还是有点大的,我只能戴着口罩操作。大概过一个月左右,我发现堆肥的体积明显缩小,颜色也变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泥土味,这说明堆肥基本完成。
我把堆肥取出来,晾晒几天,然后筛掉里面没分解的粗大物质,剩下的就是黑乎乎、松软软的“华严肥料”。
我把这些“华严肥料”掺到菜地里,再种上蔬菜。你猜怎么着?这回长得可好!叶子绿油油的,长得又壮又大,瓜果也结不少,产量比以前翻一倍!而且用这种肥料种出来的蔬菜,吃起来味道也更香甜,感觉特别有营养。
经过这回实践,我发现自己做的“华严肥料”还真挺管用的。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看到菜地里的丰收景象,心里还是挺满足的。以后我打算继续研究,争取把堆肥技术搞得更精湛,让我的菜地越来越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