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黄壳素肥料的那些事儿,绝对是干货满满的实践记录!
说起来,我一开始也没想着自己做肥料,但是家里的花花草草越来越多,老买肥料开销太大,而且总觉得外面卖的没自己做的放心。正好有朋友跟我提一嘴“黄壳素”,说是对植物我就琢磨着自己试试。
得有原料!这黄壳素的主要成分是甲壳素!那从哪儿来?螃蟹壳、虾壳!这玩意儿我可不缺,平时吃海鲜剩下的壳都攒着。 关键第一步:收集! 虾壳蟹壳,洗干净,晒干!一定要晒干,不然容易发霉。
晒干之后,第二步,粉碎! 我用的是家里的料理机,把壳子打成粉末。这步有点费劲,因为壳挺硬的,料理机差点冒烟。如果量大的话,建议搞个专门的粉碎机。
粉碎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发酵! 我找个大塑料桶,把壳粉放进去,然后加水。水量没啥特别讲究,能把壳粉都浸湿就行。我还加点红糖,说是能加速发酵。这红糖也是家里做馒头剩下的。
发酵这玩意儿,急不得。我把桶放在阳台上,盖上盖子,每天打开透透气,搅拌搅拌。一开始没啥动静,过一个礼拜,开始冒泡泡,闻起来有点酸酸的味道,这就说明开始发酵。
发酵的时间长短,说法不一。我发酵一个月,感觉差不多。开盖之后,那味儿,真是一言难尽…… 赶紧戴上口罩。
发酵完之后,就是过滤! 我用纱布把液体滤出来,这液体就是黄壳素肥料。滤出来的残渣,也别扔,埋到花盆里当底肥,也挺好的。
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稀释! 这黄壳素原液浓度太高,直接用会烧苗。我一般是按照1:500的比例稀释,也就是1毫升原液兑500毫升水。
稀释好的黄壳素肥料,就可以用来浇花。我主要用它来浇一些喜酸性的植物,比如杜鹃、茶花啥的。效果还真不错,叶子绿油油的,开花也更艳。
用几次之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自制的黄壳素肥料,味道实在太大!每次浇花都得捏着鼻子。后来我就改进一下,在发酵的时候加点橘子皮,能减轻一点味道。
自制黄壳素肥料还是挺有成就感的,省钱不说,还挺环保的。但是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味道比较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总结一下我的步骤:
- 1. 收集虾蟹壳,洗净晒干。
- 2. 粉碎成粉末。
- 3. 加水和红糖,发酵一个月左右。
- 4. 过滤,取液体。
- 5. 稀释后使用。
注意:一定要稀释!一定要稀释!一定要稀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希望我的实践记录能帮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