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发酵肥料益生菌”这事儿,纯属个人摸索,大家别当标准答案哈!
话说前阵子,我那菜园子里的菜,长得蔫唧的,化肥用多,土也板结得厉害。我就寻思,得找点绿色环保的法子。正好刷到一些关于益生菌发酵肥料的帖子,看着挺靠谱,就决定自己上手试试。
第一步:找材料。
这步可真没啥技术含量,我把家里能找到的“垃圾”都翻出来:烂菜叶子、吃剩下的果皮、淘米水,还有一些过期的豆渣,甚至还有几根吃剩下的鸡骨头(鸡骨头要弄碎哈,不然难发酵)。反正原则就是啥烂七八糟的有机物都行。
第二步:准备益生菌。
这玩意儿是关键。我一开始想着用酸奶啥的,后来一想,酸奶里的菌种不一定适合肥料发酵。就在网上淘点专门的“堆肥益生菌”,专门针对植物的那种。
第三步:混合搅拌。
找个大塑料桶,先把菜叶、果皮啥的铺一层,然后撒点益生菌,再铺一层,再撒点。就像做三明治似的,一层一层往上垒。淘米水和豆渣可以稍微淋一点,保持湿度。鸡骨头也零散的放进去。记住!别太湿!太湿容易臭!
第四步:发酵。
这步最重要也最需要耐心。把桶盖盖严实,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我一开始每天都打开看看,结果味道实在太酸爽!后来就改成一周检查一次,顺便翻搅一下,让它发酵更均匀。
第五步:观察与判断。
大概过两三个星期,我打开桶盖,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正常的!)。仔细观察,菜叶啥的都开始腐烂变黑,表面还长一层白毛(也是正常的,是益生菌在工作)。这时候就说明发酵得差不多。
第六步:使用。
把发酵好的肥料挖出来,埋在菜根周围。注意别直接接触到根系,怕烧根。我一般会挖个小坑,把肥料埋进去,再用土盖上。
效果嘛
还真别说,效果杠杠的!用自制益生菌发酵肥料的菜,明显比之前长得更壮实,叶子也更绿。而且感觉土壤也松软一些,没那么容易板结。
总结几点经验:
材料一定要多样化,这样发酵出来的肥料营养更全面。
益生菌一定要买靠谱的,别贪便宜买到假货。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通风,不然味道实在太大。
使用的时候要适量,别一次用太多,以免烧根。
这回自制发酵肥料的经历,让我觉得既环保又有趣。以后我打算继续研究,争取做出更棒的有机肥料!大家有什么好经验,也欢迎一起交流!